文档介绍:练习课1
教学课题:分数乘法练习课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2:通过练习,进一步稳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步学生的计算实力。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及细致、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用题
1、复习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步骤:
(1)找到题目中的分率句,确定单位“1”。
(2)依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求出所要求的部重量。
2、练习四第4题
(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
(2)依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3、“整理与复习”的第3题和练习七第4、5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板演,讲评时让学生说清是怎样思索的。
练习课4
教学目的:
1、进一步熟识表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能较娴熟地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重点:复习有关位置与方向的学问,会描绘物体的路途图。
教学过程:
复习有关学问。
完成《口算心法》
第16页第1、2题。
第2题、混合运算,指导学生细致完成。
三、
指名描绘小美走过的路途图。
指名画一画。
集体作业
教材第26页、27页第9-13题
自己动手画第9题的路途图。展示并且集体订正。
小组讨论余下的题目,多媒体展示。
五、课堂练习
1、《数法题解》第33、34页根底启动1、2、3、4题。
2、补充练习。《口算心法》第17页《单元擂台》
练习课5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依据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半径。
2、培育学生逻辑推理实力。
3、初步驾驭变换和转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难点:敏捷运用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4π 2π 5π 10π 8π
2、求出下面各圆的周长。
2厘米
0
0
C=πd c=2πr
×2 2××4
=(厘米) =8×
=(厘米)
二、新课。
1、提出讨论的问题。
(1)你知道Π表示什么吗?
(2)下面公式的每个字母各表示什么?这两个公式又表示什么?
C=πd C=2πr
(3)依据上两个公式,你能知道:
直径=周长÷圆周率 半径=周长÷(圆周率×2)
2、学习练习十四第2题。
(1),这个圆柱的直径是多少米?(得数保存一位小数)
已知:c= 求:d=?
解:设直径是x米。
÷ =
≈(米) x=÷
x≈
(2)做一做。,它的半径是多少?(得数保存两位小数)
已知:c= R=c÷(2Π) 求:r=?
解:设半径为x米。
×2x= ÷2÷
= =
x= ≈(米)
x≈
三、稳固练习。
1、饭店的大厅挂着一只大钟,,它的分针长多少厘米?
2、求下面半圆的周长,选择正确的算式。
⑴ ×8
⑵ ×8×2
⑶ ×8÷2+8
3、一只挂钟分针长20cm,经过30分后,这根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经过45分钟呢?
(1)想:钟面一圈是6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