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脑卒中症状及预防.ppt

格式:ppt   大小:1,434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脑卒中症状及预防.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4/9 文件大小:1.4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脑卒中症状及预防.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脑卒中症状及预防
第1页,共2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概念
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症,症状持续时间至少24小时。
脑卒中能引起局灶性的症状和体征,与受累脑血管的血供区障碍。额叶梗塞可有精神症状,优势半球的颞叶梗死可出现失语,大面积梗塞可有意识障碍。
第8页,共2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供应大脑半球的后2/5(小脑、脑干、丘脑)
常见症状:头晕、走路不稳、共济失调、复视、视力下降、吞咽困难、交叉瘫
第9页,共2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辅助检查
最重要的是影像学检查,首选头CT。
在CT上,出血表现为高密度影,梗塞表现为低密度影。
患者发病后几小时之内查头CT,有的时候会回报:未见异常。是因为脑梗塞的责任病灶需要24小时以后才能显像。
而出血发病后立即显影,呈现高密度影;所以对于CT回报未见异常的患者需要24小时以后复查头CT。
第10页,共2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如果考虑小脑和脑干的梗塞在CT上由于亨氏暗区的存在(小脑和脑干区易产生伪影有时会不显像或显示不清) ,CT对小灶梗塞也可显示不清,建议做MRI检查
脑梗塞通常24小时后显影,但大面积梗塞6小时之内也可有出现早期征象,如灰白质分界不清,脑沟变浅等。
彩超:双颈椎动脉彩超和经颅多普勒,主要是评估颅内外血管,判断预后、指导介入治疗等。
第11页,共2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诊断
年龄:中年以上,但35岁以下也有发病,发病有年轻化趋势。
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
起病方式:安静状态、睡眠中、也可在活动中,突发起病,症状在几小时至几天逐渐达高峰。
出现局灶性脑神经缺损症状。
辅查:头CT、MRI发现责任病灶,CT上表现为低密度灶,急性期病灶边缘模糊不清,若为大面积脑梗塞可见占位效应等。
第12页,共2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鉴别诊断
脑栓塞
出血性脑卒中
颅内肿瘤
脑脓肿
神经系统其他疾病(如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症、运动神经元病、多发硬化等)
第13页,共2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治疗
超早期(发病3~6小时之内)。6小时内是溶栓治疗时间窗,溶栓治疗有严格的禁忌症和适应症,但出血风险较大,实际上一般很少实施。
急性期的治疗:
一般治疗:
控制血压180/110mg,不需降压以免加重脑缺血,原则上多看少动。
控制血糖,一般控制6~9mmol/L,超过11mmol/L需给予胰岛素。
第14页,共2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片100mg,一般早饭后口服,也可用氯吡格雷。
降纤治疗,巴曲酶、降纤酶。
脑水肿的治疗,发病3~5天为脑水肿的高峰期,常用甘露醇150ml,最多6小时一次。
脑保护,脑神经保护剂,常用胞二磷胆碱。
中医中药、活血化瘀、改善脑血循环。
卒中单元治疗。
针对并发症的治疗:吸入性肺炎、上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难。
康复治疗。
第15页,共2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康复
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应用、超早期溶栓治疗、卒中单元和康复治疗是目前国际上在脑卒中治疗方面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四种治疗方法。近些年来康复治疗日益受到重视。
康复:简单地说就是运用各种积极的手段,对残疾者进行训练和再训练,使患者的残存功能和能力获得最大限度的发挥,来提高生存质量,使患者回归生活,回归社会。
第16页,共2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脑卒中的康复包括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语言的康复等。其中偏瘫的康复占绝大部分。
偏瘫的康复治疗主要是利用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通过运动训练时患侧出现相应的反应,改善肌肉的张力,建立神经系统新的组合关系。
康复的时机:总体上是患者病情没有明显进展,生命体征平稳时。脑梗塞在病后3天左右,脑出血在病后7天左右。
第17页,共2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分期康复:
第一阶段:脑卒中后几天:主要是良肢位摆放、关节的被动运动、预防并发症(如按摩下肢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第二阶段:以功能训练为主,目的在于进一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包括一些床上训练方法,坐起及坐位平衡训练,站立及站立平衡训练,步行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
第三阶段:重点是坚持训练,争取最大限度的日常生活自理或部分自理。
第18页,共2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康复中的常见错误:
,以患侧上肢为杠杆,把患者架起来
危害:易造成患肢肩关节半脱位,引起疼痛和患手水肿。
,不注意关节的活动范围、力量等。
危害:易造成各关节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