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肝吸虫和肺吸虫课件 寄生虫实验三.ppt

格式:ppt   大小:2,529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肝吸虫和肺吸虫课件 寄生虫实验三.ppt

上传人:清晨 2022/4/10 文件大小:2.4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肝吸虫和肺吸虫课件 寄生虫实验三.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验三 猪带绦虫、牛带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微小膜壳绦虫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猪、牛带绦虫形态区别要点和带绦虫卵的
形态特点
2、了解带绦虫成虫和囊尾蚴的致病特点
3、了解棘球实验三 猪带绦虫、牛带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微小膜壳绦虫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猪、牛带绦虫形态区别要点和带绦虫卵的
形态特点
2、了解带绦虫成虫和囊尾蚴的致病特点
3、了解棘球蚴、微小膜壳绦虫的形态和对人的危害
猪带绦虫
牛带绦虫
体长
2--4m
4-8m,可达12-25m
节片数
700—1000节
薄、略透明
1000—2000节
厚、不透明
头节
球形,
有顶突和小钩
方形
无顶突和小钩
成节
卵巢分3 叶
分2 叶
孕节
子宫每侧分7--13支
分15--30支
囊尾蚴
头节有顶突,小钩。
可寄生于人
无顶突,无小钩。
不寄生于人
猪带绦虫头节
牛带绦虫头节
猪带绦虫孕节
牛带绦虫孕节
2、带绦虫卵:
棕黄色
圆球形或近球形
直径31--43um。
胚膜厚,上有放射状条纹,内含一条六钩蚴
(卵壳很薄,易破裂,散出时已脱落,一般难以见到)
3、囊尾蚴:
 卵圆形、黄豆大小
  囊状物、白色、
  半透明,内含囊液 
  其内有一碎米粒大
  小的白点为头节。
4、病理标本:
猪囊尾蚴分别寄生于猪肉、人脑、猪心的大体标本
(三)细粒棘球绦虫
成虫(示教):
长2-7mm
通常只有四个节片
头节:略呈梨形,前端有顶突,上有小钩,四个吸盘。
虫卵:与带绦虫卵相似。
棘球蚴标本
1)大体标本(示教):圆形囊状体,大小不等,
囊壁分外层-角皮层,乳白色,半透明。
内层-生发层,可向囊内长出许多原头蚴
和生发囊(其内可长出原头蚴)。生
发囊之外如形成角皮层,称子囊。
囊内充满液体
2)玻片—棘球蚴砂:观察原头蚴
生活史
成虫 (犬、狼等小肠)
孕节虫卵
六钩蚴
成虫
棘球蚴
犬、狼等
人(牛、羊、马
骆驼等食草性动物)
1、寄生部位:肝、肺、腹腔等。
2、终宿主:犬、狼等食肉性动物。
3、中间宿主:人和羊、牛、骆驼等食草性动物。
4、感染阶段:虫卵
5、感染方式:经口食入被虫卵污染的食物。
三、致病
致病阶段:棘球蚴
受累部位有隐痛和坠胀感。
寄生于肝——肝肿大、疼痛
寄生于肺——咳嗽、咯血、胸痛等。
寄生于脑——颅内高压。
四、诊断
1、询问病史:是否来自疫区,与犬、羊等 动物和皮毛接触史。
2、病原学诊断
确诊依据是从痰液、尿液、腹水、胸水直接镜检出棘球蚴或棘球蚴砂。
禁止穿刺
3、免疫诊断
为该病的主要诊断方法
4、影像学检查
五、流行与防治
1、分布:世界各地的畜牧区。
国内有17个省、自治区有报道。主要流行于新疆、宁夏、青海、西藏、甘肃。
有11种偶蹄类家畜有感染,以绵羊感染最为严重。
2、流行因素
(1)犬科食肉性动物——偶蹄类食草性动物
之间相互传播。
(2)病畜内脏乱丢。
(3)不良卫生习惯。
(4)与牧犬、畜接触密切。
3、治疗
(1)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
(2)内科治疗药物:吡喹酮、甲苯咪唑等。
(四)微小膜壳绦虫
成虫(示教):
平均长20mm
头节有四个吸盘、顶突和小钩
链体节片均较短,一般为100-200个。
虫卵(示教):
卵圆形或近圆形
无色透明
40-60×36-48um,
胚膜与卵壳之间,有4-8根极丝。
生活史
成虫
虫卵
六钩蚴
似囊尾蚴
成虫
肠腔
中间宿主
不需要
中间宿主
中间宿主:甲虫、蚤类
自身体内感染
终宿主:人
保虫宿主:鼠
中间宿主:蚤类、米面甲虫等。
(可不需要)
感染阶段:虫卵、似囊尾蚴
感染方式:1)直接经口食入虫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