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词,理解”夸耀”、“陷"的含义。
2、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3、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浸透学寓言的方法。
4、通过说、问、演等活动,使学生在理解寓意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词,理解”夸耀”、“陷"的含义。
2、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3、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浸透学寓言的方法。
4、通过说、问、演等活动,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根底上受到教育。
教学重、难点
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发现,理解什么叫“寓言",滲透学寓言的方法.
3、书写课题,演示象形字“矛”和“盾”的演变过程,协助学生记忆生字,让学生感到学汉字非常有趣,并指导书写这个字。
(二)初读课文《自相矛盾》,学习生字词。
1、出示读书要求:自由地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遇到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和同桌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
2、指名读文,进展反响。
3、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它发生在哪儿吗?板书:楚国
4、出示第一句,这个楚国人在做什么?
指名说,你是从哪里知道的?“鬻",并提示学生可以借助大意理解难懂的词.
(三)再读课文,指导学生读懂故事的内容.
过渡: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习的《吆喝》这一课中的叫卖声吗?这个楚国人在卖东西时又是怎样吆喝的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1、出示学习要求:找一找文中描写楚人叫卖的语句,画上〰〰.和同桌合作读一读,再借助大意,说说意思。
2、请一个人读叫卖的语句,课件出示.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
(1)老师这里有个连线游戏,有没有信心挑战一下。出示字和意思,学生连一连。
(2)师生合作读这两句,问,我们刚刚是用什么语气来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夸耀)
出示第一句,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谁能来当当这个楚国人,用自己的话来夸夸这面盾吗?(我的盾牌非常稳固,什么东西都刺不进去.)
师强调“也”表示肯定的语气。全班齐读。 板书:盾--坚 莫能陷
(3)谁再来夸夸他的这把矛?出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