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锦集.docx

格式:docx   大小:55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锦集.docx

上传人:fangjinyan201701 2022/4/14 文件大小: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锦集.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锦集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一
教材安排在学生学习了 “1—6”的乘法口诀以及7、的乘法口诀之
后进行教学的。为接下来学生独立解决包含有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 少"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作铺垫9虽然本节课安
个数的几倍,我也是从让学生摆小棒着手,通过实际操作,通过具体、 形象的感知
,学生逐步会形成用乘法来表示的方法,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
几倍”的涵义,建立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动手操作的能力及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善于动脑的良
好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出示圆片图,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 第一©O 第二行? OOOOOO
师: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找出这两行圆片图的联系吗?(第一行有
2个,第二行里有2吗?)
OO OO。。有 3 个 2 3个2也可以说是2的3倍
揭示课题;倍的认识
初步建立盘倍力的概念
•• • •• ••F&
1、「让学生说3倍是什么意思?(学生边说,师边结合圆片图摆) 2、结合圆片图,勺个2,. 2个2还可以怎么说父 3、出示倍数关系图,说说谁是谁的几倍,并说说为什么?
第一行:OOO第一行:O O
第二行£ OOOOOO 第二行;OOOOOOOOOO
4、生尝试完成练习 5,质疑:怎样改能让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
三、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L,教学例3
第一行:OO 第二行:是第一行个数的4倍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第二行应该摆几个?是怎么想的?
生汇报
2、如果第二行摆的个数是第一行的5倍、6倍呢?你知道该摆多 拿JP4 , • •« • , r ,, • ". - V
少吗?
3、师生小结
四、深化理解
K师:今天我们利用小圆片认识了倍,其实小圆片还可以表示
各种各样的物品的数量,在生活当中也有很多有关倍的问题。
2、.完成练习
五、全课小结 四、课后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基本上能掌握课前预设的目标以 及重难点,但同时,在课堂实践中也发现了很多不足。就本课课堂教 学实践,我从以下必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1、教学环节

几个环节不够合理,时间拖得过长,导致最后圆片引申其它的量的倍 数关系这一环节就是一语带过。
2、错例教学
本课在认识“一个数的几倍”,我是通过2个正例和2个反例加 以巩固的,反例的教学我认为是本堂课的,亮点,通过反例的教学, 让学生说为什么,其实就是在巩固“一个数的几倍”的认识,而且这 环节学生的回答也比较精彩,有支多,补少,以及移多补少的方法。
但是通过课堂实践,我觉得这个例题放在认识倍的概念后练习可能为
••,*• • •力 •••• • 环• ••工
是过早,回答的学生也是个别能力较好的学生在回答,如果放在求一
个数的几倍后作为例题可能更好,参与的学生也会更多俨而且在这一
环节中,花费的时间比较多,拿出一个正例和一个反例就可以了7或 r » . . .c 0 ・r U 。 M 。。・•J・一•« a '
者第二个反例就让学生说说答案,不用再让学生说方法. •a•・
3 s学具选用
在学具上।我是利用小圆片,原本利用小圆片,我是想充分利用 小圆片这一学具,并在最后一环节从小圆片引申到生活实例e但本堂 课下来,我认为间一小圆片的教学显得单调,而且由于前面的时间安 一:-.3":".\ P;• 「・■一" 了。・. .,,,.,■
排的不够恰当,导致最后引申渗透的环节没有渗透好,而且因为我利 用了小圆片这一学具,导致在课堂中没有出现不同种的倍数关系®对
一9d-Pr♦FTrtrUh口Ltr 厂 P<、- . dq.、 于学生来说,我从课的一开始就直接出示第一行两个才第二行六个的
倍数关系图由从课堂中学生的反应来看学生其实很难找到两个和六的 的关系,而是通过老师人为的定义来解释2个一份,那6里面有几个
2,拔高了学生的起点,导致整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4、教师总结性语言 • Io ®。
课后,我认为在教学中老师总结性的语言不够。整堂课我追求的
是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数学课毕竟是重数学而不是重语言
. o % r - •••v •. r- ••, 丁. . b •・«兀/ • _ ° • .
的发展,所以在课堂中过多的让学生去表述。其实学生对这种概念的 表述是很困难的,而且过多的提问让学生缺少了思考的时间.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