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须弥山石窟.docx

格式:docx   大小:105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须弥山石窟.docx

上传人:hqpkhvg379 2017/2/11 文件大小:10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须弥山石窟.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在宁夏固原市须弥山南麓, 有一百多处石窟, 总称“须弥山石窟”,“须弥”是梵文音译,意为宝山。这须弥山石窟里峰峦迭嶂,岩石嶙峋。夏秋之际苍松挺拔,桃李郁然,景色异常秀丽,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少有的风景区。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的北朝、隋唐时期的须弥山大型石窟艺术造像,就开凿在“宝山”诸峰的峭壁上。它和名震中外的敦煌、云岗、龙门石窟一样, 都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瑰宝。 198 2 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仅开凿在一座石崖上的国内大多数石窟迥然不同的是,须弥山石窟开凿在鸿沟相隔的 8 座石山上,格局奇特,而且各沟之间有梯桥相连。须弥山峰峦叠嶂, 林木繁茂, 傍有流水, 风景秀丽, 是西北黄土高原不可多得的风景区。各沟之间都已架梯搭桥,以方便游览。地理位置编辑须弥山石窟位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境内,坐落在市城北 55 千米处六盘山支脉的寺口子河北麓的山峰上, 须弥山属六盘山脉,山基以紫色砂岩, 砂烁岩及页岩组成,海拔 2003 米,峰峦叠嶂,怪石嶙峋,山中流水,风景秀丽。是宁夏著名景区之一。须弥山石窟是丝绸之路上著名的佛教石窟寺。为中国十大著名石窟之一。它始建于北魏, 西魏、北周、隋、唐、宋、明等朝代继续营造修缮, 长期以来是自长安西行之路上第一个规模最大的佛寺遗址, 被誉为“宁夏敦煌”。须弥山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早叫逢义山,唐代时须弥山开始称“景云寺”,五代、宋、西夏、金、元至明初都沿袭这一称谓。须弥山作为佛教称谓和石窟的代名词,当推宋代。须弥山石窟初创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77 ~ 499 年) , 兴盛于北周和唐代, 是中国开凿最早的十大石窟之一, 也是古代丝绸之路沿线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 其开凿规模、造像风格、艺术成就可与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等大型石窟媲美。历经西魏、北周、隋唐续凿及宋元明清各代修葺经营, 成为中国古代长安至关外之间规模最大的一处佛寺禅院,历时已有 150 0 多年。“须弥”原为梵文音译, 相传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名山, 在佛经中也称为“曼陀罗”。也可称为须米楼、苏弥楼、须弥楼等, 意译“妙高”、“安明”、“善积”等, 指印度传说中的佛教名山。传说中的须弥山高达 200 多万里, 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三倍,也就是说有 200 个我们所生存的地球摞起来那么高。须弥山在佛教中具有非常的意义, 它又称须弥楼,是古印度神话传说中的名山。依据佛教理念,它是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在中国它不光宁夏有, 同时也是北京最著名的喇嘛黄教寺院的景观之一。佛教教义认为小千世界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即风轮、水轮、金轮, 这里的须弥山就是金轮。金轮为地面, 地上有九山八海, 是人类生活的地方。再往上的东、西、南、北四方, 各有一座宫殿, 表示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再往上却是布满天文星座的茫茫宇宙,星际顶部( 须弥山顶为天际) 有一座别致的小坛城,这就是帝释居住的圣地,即所谓的天堂。佛经《时轮经》记载,地球是由风、火、水、土、空五种物质和七金山、须弥山等构成的。世界之最下为风轮,其上为水轮,再其上为金轮, 即地轮。在藏族古老的苯教创世说中, 有位名叫南喀东丹曲格的国王拥有地、水、火、风、空五种本源物质,法师把它们收集起来,放入体内,轻轻地哈气,吹起了风,当风以光轮的形式旋转起来的时候就出现了火,火越吹越旺, 火的热气和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