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过敏性休克的防治
本讲稿第一页,共十九页
定义
过敏性休克(anaphylaxis,anaphylactic shock)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群。过敏性休克头晕;随着脑缺氧和脑水肿加剧,可发生意识不清或完全丧失;还可以发五笔型抽搐、肢体强直等。
(五)其他症状: 比较常见的有刺激性咳嗽,连续打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最后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本讲稿第七页,共十九页
鉴别诊断
(一)迷走血管性昏厥(或称迷走血管性虚脱,vasovagal collapse) 多发生在注射后,尤其是病人有发热、失水或低血糖倾向时。患者常呈面色苍白、恶心、出冷汗,继而可昏厥,很易被误诊为过敏性休克。但此症无瘙痒或皮疹,昏厥经平卧后立即好转,血压虽低但脉搏缓慢,这些与过敏性休克不同。迷走血管性昏厥可用阿托品类药物治疗。
本讲稿第八页,共十九页
鉴别诊断
(二)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症(hereditary angioedema) 这是一种由常染色体遗传的缺乏补体C1酯酶抑制物的疾病。患者可在一些非特异性因素(例如感染、创伤等)刺激下突然发病,表现为皮肤和呼吸道粘膜的血管性水肿。由于气道的阻塞,患者也常有喘鸣、气急和极度呼吸困难等,与过敏性休克颇为相似。但本症起病较慢,不少病人有家族史或自幼发作史,发病时通常无血压下降、也无荨麻疹等,据此可与过敏性休克相鉴别。
本讲稿第九页,共十九页
鉴别诊断
(三)羊水栓塞: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衰竭或猝死的严重分娩并发症,是产科最危险的急诊。在子宫强有力收缩下,从子宫下段或宫颈内膜破裂的静脉血进入母体血循环。在胎盘早期剥离、子宫破裂、剖宫产、妊娠中期钳刮术或羊膜腔穿刺注药引产时,羊水可直接由开放的血管进入母血循环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其主要表现为呼吸循环衰竭和休克,DIC引起的出血、急性肾衰竭可发生于破膜后,起病急,病情逐渐加重,死亡率较高,在发病后数分钟或1 h死亡,绝大部分发生在妊娠晚期,尤以第一产程常见,罕见产后48 h发病的 。
本讲稿第十页,共十九页
鉴别诊断
(4)感染性休克:有感染中毒表现。
(5)心源性休克:有心肌炎、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脏疾患的病史。
(6)低血容量性休克:有严重失血或水、电解质紊乱的病史。
(7)神经性休克:有脑、脊髓损伤史。
本讲稿第十一页,共十九页
鉴别诊断
剖宫产术后或产后出现胸闷、气急、面色青紫、烦躁不安、呛咳等 症状,一定要考虑到羊水栓塞。因为过敏性休克只是羊水栓塞其中的一个表现。
本讲稿第十二页,共十九页
救治
1、一般治疗 保温、吸氧、重症监护、注意生命体征,立即停用或清除过敏原。
2、给予氧气吸入,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3、特殊药物处理
(1)肾上腺素 阻断组织胺释放,收缩血管、恢复有效循环量。1:~,皮下或肌肉注射,,每5~10分钟可重复使用。必要时可静脉或心内注射。亦可酌情选用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等药物静脉滴注。
本讲稿第十三页,共十九页
救治
(2)肾上腺皮质激素 有抗过敏及消炎作用。 地塞米松 每次1~5mg,肌注或静注,10~30分钟可重复使用。 氢化可的松 每次5~10mg/kg,静脉注射,一天2~3次。
(3) 苯海拉明、异丙嗪、扑尔敏 具有和肥大细胞、嗜碱性细胞的组织胺受体结合的作用,使生物活性物质不能作用于靶细胞。 苯海拉明 每日2~4mg/kg,分3次口服。 mg/kg肌注。 异丙嗪 每次1 mg/kg肌注或静脉,每日2~3次扑尔敏 2~4 mg/次,1日3次口服。
本讲稿第十四页,共十九页
救治
(4) 钙制剂 :用于链霉素过敏,因链霉素与体内的钙离子络合后,使钙离子浓度下降而产生麻木、心肌收缩无力、气促瘫痪,使用钙制剂可起到解毒作用并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10%葡萄糖酸钙溶液10~20ml静脉滴注,如未缓解可半小时后再使用半量。
(5) 氨茶碱 :提高肥大细胞内cAMP浓度,阻止细胞脱颗粒,减轻过敏反应。每次2~4 mg/kg,稀释后静脉注射。
本讲稿第十五页,共十九页
救治
(6)、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脏复苏等抢救措施
(7)、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
(8)、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尿量,及其它临床变化
(9)、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本讲稿第十六页,共十九页
问 题
救治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
是什么?
本讲稿第十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