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表里的生物》教学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表里的生物》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zhaojz4822 2022/4/19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表里的生物》教学反思.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表里的生物 教学反思
《表里的生物》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是 20 世纪
年代我国著名作家冯至写的一篇散文。主要写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
表里的生物 教学反思
《表里的生物》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是 20 世纪
年代我国著名作家冯至写的一篇散文。主要写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的话。从而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本文不仅语言生动有趣,而且内容前后衔接自然,一步一步地把“我”对父亲的表的“认识”展示出来。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教学效果(思效)
本课的一大特点是运用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课文第九自然段作者心理描
写非常细腻,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表里的生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心理描写是小说、戏剧、散文和记叙文中常用的方法。以前学生学****的心理活动有提示语,易发现,本课的不少心理描写夹杂在叙事之中,没有提示语,难分辨,如何辨别呢?教学时,我让学生尝试着在句子前面能加上“我想”的就是心理描写。如句子: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们就可以在前面尝试着加上“我想”,那么这句话就是心理描写。
文章中还有多处这样的文字,学生运用这种方法仔细阅读,辨别,很快地找出文中其他心理描写的句子,准确地感受到了小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作者童年的天真无邪,效果明显。
教学收获(思得)
1)细读对话,体会情感。
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 “我”和父亲的对话描写来描写人物。 人物之间生动有趣、形式灵活的对话,会使平淡的文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教学中师
生共同研讨课文,发现课文共有三次对话,对话中有四次“不许动”,表明父
亲严禁“我”碰表,教学中我问学生:父亲不许“我”动表,甚至谎称表里有
一只蝎子,体会“我”什么情感?通过研读, 学生理解了“我”强烈的好奇心。
(2)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教学时我采用了游戏导入, 激发兴趣。一开始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