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突击队员手记
本刊编辑部 5月13日,成都海关自发组织了一支抗震救灾突击队,赶赴此次地震重灾区之一的都江堰市开展救援行动。他们与其他救援队伍通力合作,成功救出2名生还者,清理出12具死难者遗体。
不弃不离
突击队员手记
本刊编辑部 5月13日,成都海关自发组织了一支抗震救灾突击队,赶赴此次地震重灾区之一的都江堰市开展救援行动。他们与其他救援队伍通力合作,成功救出2名生还者,清理出12具死难者遗体。
不弃不离
伍晓航
在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我们终于赶到了都江堰。眼前的惨状在电视里已经重复看到过很多次,然而眼泪不能拯救生命,雨水冲刷的瓦砾下有生者在等待救援,我们冲进雨中。
现场已经是哭声、呼喊声连成一片,大雨使黑夜冷得刺骨。由于大灾刚过、余震不断,现场极度混乱:寻找亲人的家属哭喊着冲向随时可能倒塌的残楼;成功逃生的群众试图回到岌岌可危的楼里抢救财产;救护车、消防车因为拥堵而无法靠近救援现场,搜救工作进展缓慢,情况似乎向着更加恶劣的方向发展。
在队长的指挥下我们迅速分成两队,一队拉起人墙维护现场秩序,一队展开搜救。狂风暴雨中,拉起的人墙把失去理智的人死死挡在外面,每一个队员都在大声喊:“为了救援请你们冷静!为了救援请你们冷静……”雨水流进嘴里、流进衣领,大家浑然不觉。逐渐的,已经逃生的人、寻找亲人的人、参加援助的志愿者……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人墙越来越长,人群越来越镇静。终于,第一辆挖掘机开进了现场。
由于带去的铁锹有限,我们更多的只能依靠手挖。砖头、木板、石块,只要是能挖动的东西,队员们都立即搬走。雨越下越大,为了动作更快捷,大家干脆脱掉了雨衣。焦急写在我们脸上,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科学、专业的拯救手段才是幸存者生的希望。由于及时申请和协调,指挥部的挖掘机调来了、中铁二局的工兵到位了、云南消防的搜救犬也赶到了。随着第一支消防队员的到来,搜救工作进度明显加快。凌晨2时,第一个生命被救出!雨中,掌声一片。
之后的三天,气温突然升高,暴晒让空气变得窒息。一具具尸体被抬出,不知道多少泪水被我咽进了肚里。尸体对我来说已经不可怕,亲人们撕心裂肺的呼喊才是最揪心的。现场越来越臭,单层的口罩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然而寻亲的人们似乎失去了嗅觉,他们不带口罩是为了要大声呼唤亲人的名字。所有人都希望奇迹出现,然而,奇迹的出现真的很有限、很有限。
我们像一只只蚂蚁在搬家。十多万只蚂蚁,在巨大的废墟中奔波。挖、挖、挖……我的手变得麻木。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快一点,再快一点!不放弃、不抛弃的铁锹才是被困者坚强的动力。我想,即使他们离开,人间留给他们的最后一刻也应该是温情吧……
生命至上
刘颖
5月14日中午12点,我们一行三人前往都江堰,为抗震救灾的20名海关志愿者送饭,这将是他们作为突击队员连续救援24小时以来吃到的第一口热食。
进入都江堰幸福大道,惨烈的画面就此铺开:曾经双向八车道的幸福大道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灾民临时用各种破塑料布、床单、被套、窗帘拉扯起来的避难棚;方便面碗、矿泉水瓶、各种生活垃圾满地都是,灾民们吃喝拉撒都在原地解决,空气中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