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牡丹亭》:舞台演出史上的“变形计”.doc

格式:doc   大小:10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牡丹亭》:舞台演出史上的“变形计”.doc

上传人:redkcbx064 2017/2/18 文件大小:10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牡丹亭》:舞台演出史上的“变形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牡丹亭》:舞台演出史上的“变形计” 1598 年,痛感吏治黑暗的浙江遂昌知县汤显祖辞官回乡,写作传奇而自娱余生。《牡丹亭》便诞生于这一年, 自此风行 400 余年, 历久不衰。在《牡丹亭》开始形成影响的早期, 追随其时“词坛盟主”沈?Z 之后, 文人多批评其不合音律, 难以演唱, 晚明文人范文若在《梦花酣序》中的一段话堪称代表:“临川多宜黄土音,板腔绝不分辨,衬字衬句,凑插乖舛,未免拗折人嗓子。”此外, 55 出的剧本,不乏烦文冗曲、镂金错彩之处, 将其全部搬上舞台也绝非易事。只是, 在创作之中便注重搬演的汤显祖, 对这些批评显然不以为意, 不满于沈?Z 等人的改本, 他甚至在《与宜伶罗章二》的一封信中明确表示:“《牡丹亭》要依我原本,其吕家改的, 切不可从。”争论有之,但一个清晰的事实在于, 《牡丹亭》这部明代传奇的案头代表作, 却在后世被不断搬上舞台, 乃至成为昆曲难以磨灭的经典。理解《牡丹亭》,除了阅读剧本背后那份“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情深之至,或许还应该梳理它的舞台演出历史――在汤显祖的指导之下, 《牡丹亭》的早期演出形态是什么?在《牡丹亭》后期的演出流变之中, 又发生了哪些不以作者意志为转移的变形, 以致在今日仍不断被改编搬演, 进而成为颇可探讨的文化现象? “汤沈之争” 400 多年前, 《牡丹亭》甫一出现所造成的轰动效应,在今日看来,简直就是一个事件。在昆山, 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俞二娘, 读完此剧后为 2 之迷恋,在剧本上写满批注,后来竟伤心而死。而据鲍倚云《退余丛话》记载, 杭州一个叫商晓玲的艺***, 一天在演出《寻梦》时, 唱到“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得梅根相见”一句时,竟随声倒地不起。与汤显祖同时代的“词坛盟主”沈?Z 自然也注意到这部传奇, 还将其中不合律的词句做了修改, 随后把改本托两人共同的朋友吕玉绳交给汤显祖。没想到,汤显祖对改动大为不满,在给朋友凌初成的信中写道:“不佞《牡丹亭记》大受吕玉绳改窜,云便吴歌。”他还告诉身边的艺人,演出《牡丹亭》,必须依据自己的原本。“汤沈之争”由此而起。在复旦大学教授江巨荣看来, 明代中晚期,受“王学左派”思想的影响,汤显祖、徐渭在内的一批新剧作家开始重写“人情”,追求新的情感释放, 非常吸引观众。无怪乎那些敏感痴情的青年女子, 感同身受, 为之痴迷。《牡丹亭》诞生之时, 新声竞起, 当时的南戏舞台上, 流行所谓“弋阳、海盐、余姚、昆山”四大声腔。弋阳腔起于江西, 因而今人普遍认为《牡丹亭》最早由弋阳腔演唱, 但据江巨荣的研究, 汤显祖所居的江西抚州宜黄, 原唱弋阳腔, 只是在嘉靖之后, 弋阳之调外传反在发源地面临凋敝, 后弋阳旧调与宜黄地方乐调、海盐腔结合之下, 形成轻柔婉转的宜黄腔。汤显祖多与宜伶为友, 并为其教****歌舞, 因而《牡丹亭》最初由宜黄腔所演。然而,唱腔与曲律分属演唱与创作两个范畴,汤显祖创作《牡丹亭》时, 并无考虑唱腔问题, 只是按照南曲曲律填词写剧, 即使沈?Z 认为其用昆山腔演唱不顺口,似乎也并无理由指责《牡丹亭》不合曲律。论争的关键, 在温州大学教授俞为民看来, 并非如前人所谓“辞采与 3 曲律之争”,恰恰集中于曲律这一问题。“大家都讲《牡丹亭》不合律,其实还是合律的, 不过它合的是魏良辅改革昆山腔之后的曲律, 不符合南曲原来按照固定腔调填词的曲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