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传统豆豉酿造
第1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第2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豆豉(Glycinemax)
是以黑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传统豆豉酿造
第1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第2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豆豉(Glycinemax)
是以黑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生产概述)
第3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豆豉发酵
生产概述
豆豉类型(菌种)
豆豉营养分析
工艺流程
生化机制
质量标准
豆豉小结
问题
第4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豆豉类型
根据制曲时参与的微生物的主要种类,有霉菌型豆豉和细菌型豆豉两大类。(菌种)
1、霉菌型豆豉中有根霉型豆豉、米曲霉型豆豉及毛霉型豆豉。
2、细菌型豆豉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有豆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和微球菌
第5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豆豉营养分析
1. 豆豉中含有很高的豆激酶,豆激酶具有溶解血栓的作用;
2.豆豉中含有多种营养素,可以改善胃肠道菌群,常吃豆豉还可帮助消化、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增强脑力、降低血压、消除疲劳、减轻病痛、预防癌症和提高肝脏解毒(包括酒精毒)功能;
3. 豆豉还可以解诸药毒、食毒。
第6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工艺流程:
大豆→清选浸泡→蒸煮→冷却→制曲
→洗曲→拌曲→发酵→干燥→干豆豉                                      ↑                                               辅料
第7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1、选料与浸泡(原料及处理)   
生产豆豉要选择蛋白质含量高、颗粒饱满的小型豆。新鲜豆比陈豆为佳。原料在浸泡前需经过挑选,除去虫蛀豆、伤痕豆、杂豆及杂物。我们在生产加工中应选择浸泡条件为40℃、150分钟,使大豆粒吸收率在82%,此时大豆体积膨胀率为130%。
第8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2、蒸豆    蒸豆的目的是使大豆组织软化,蛋白质适度变性,以利于酶的分解作用。同时蒸豆还可以杀死附于豆上的杂菌,提高制曲的安全性。
第9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3、制曲    制曲的目的是使蒸熟的豆粒在霉菌或细菌的作用下产生相应酶系,为发酵创造条件。
制曲的方法有两种:
天然制曲不添加种曲,利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特定的微生物大量繁殖生长。例如,在通风的条件下,5~1O℃培养15~20天,为毛霉曲;在通风的条件下,26~30℃培养5~6天,为曲霉菌;用稻草或南瓜叶覆盖,20℃下培养3~4天,为细菌曲。
接种制曲,是在曲料中接入人工培养的种曲()进行培养,并尽量避免其他微生物生长繁殖。
第10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4、洗曲    豆豉成曲附着许多孢子和菌丝。若将附有大量孢子和菌丝的成曲直接发酵,则产品会带有强烈的苦涩味和霉味,且豆豉晾晒后外观干瘪,色泽暗淡无光。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豆豉的成曲必须用清水把表面的霉以及污物清洗干净。
第11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5、发酵与干燥(生化机制)   
豆曲经洗曲之后即可喷水、加盐、加香辛料、入坛发酵。    发酵容器有木桶、缸、坛等,最好采用陶瓷坛。装坛时豆曲要装满,层层压实,用塑料薄膜封口,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厌氧发酵。在此期间利用微生物所分泌的各种酶,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形成豆豉所特有的色、香、味。这样发酵成熟的豆豉即为水豆豉,可以直接食用。水豆豉出坛后干燥,水分降至20%左右,即为干豆豉。
第12页,共1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质量标准
(一)感官指标
1.色泽:黑褐色、油润光亮。
2.香气:酱香、酯香浓郁无不良气味。
3.滋味:鲜美、咸淡可口,无苦涩味。
4.体态:颗粒完整、松散、质地较硬。
(二)理化指标
1.水分:不低于18.54%;
2.蛋白质:27.61g/100g;
3.氨基酸:1.6g/100g;
4.总酸(以乳酸计)3.11g/100g;
5.盐分(以氯化钠计)14g/100g;
6.非盐固形物:29g/100g;
7.还原糖(以葡萄糖计):2.09g/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