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圣城街道一中“课堂小组合作”评价方案
(共同体经验交流材料一)
一、课堂小组合作提出的背景
为贯彻实施潍坊市“345”优质高效课堂和寿光市“1248”高效优质课堂理论,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改善学生学习的方式。圣城街道一中有创设性的改革了原有小组模式,成立了“小组合作互助式”学习模式。
二、“课堂小组合作”课堂模式实施过程:
(一)、组织发动阶段
1、召开全体教师会。校长宣讲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把全校教师的思想统一到教学改革上来,要深刻理解教改实验是关乎我校发展兴旺的大事。
2、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先进学校教学改革的经验,掌握其理论,理解其精髓,借鉴其方法。运用“拿来主义”,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①学校拿出一定时间,规定地点,适时地组织教师学习活动。
②各教研组长要做学习的排头兵。带头学、带头写、带头讲,要求教师做到的,教研组长必须首先做到,为全校师生做出学习的榜样。同时相关领导要到各教研组蹲点指导。
③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依据学科特点进行理论学习探讨。上网搜集有关先进学校教改经验的文章进行研读,力求全面了解和掌握其教改理论方法,作为我们教改实验的指导和借鉴。
④各班主任要在本班中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比如介绍先进学校学生的精神面貌、学习情况,讲解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给学生带来的好处等等,使学生乐意接受改革,乐意改变自己。特别是全面掌握全班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状况,以便于在改革实施阶段划分学习小组。
⑤教导处要对教改试验的年级、课程的设置、教改试验的步骤及操作方法进行研究,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供学校领导和教师广泛讨论,集思广益,修订完善,以备实施。
3、要做好改革实验的物质准备工作及宣传工作。
①总务处要在改革启动之前,备好能满足师生共用的粉笔和板擦,对教室内的桌凳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与维修。
②学校办公室和宣传科,要准备好相关的标语,悬挂或张贴于学校的适当位置,并采取其他措施,渲染教改气氛,营造有利于教学改革的环境。通过开家长会的机会阐述我校教改实验的目的和意义,特别是教改给学生成长发展带来的好处,赢得家长和社会的认可支持。
(二)、实施阶段
召开实验年级师生动员大会,进一步调动广大师生投身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统一思想,狠抓落实。
1、学习小组划分办法:
(1)分组方法
“课堂小组合作”模式以小组教学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学生成绩为依据,按照学生的学、个性特点、情趣爱好、男女性别、家庭背景等因素,先将学生分成小组,一组8人,组长和副组长分别带领4人。每组均有1——8号,班委成员分摊在各组内,便于参与管理。小组内排座位时相邻学生做到了两两强弱搭配,便于互助学习, 小组内1号为小组长、2-8号为语,数,英,史,地,生,政作业组长。为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给每个学生以改变角色和锻炼的机会,对他们的认定可以采取定期轮换制。 
(2)小组运行
①确定目标
每个组要有自己的组名,可用组长姓名命名,凸现小组长的责任感,或以其他形式命名;各小组的口号要求体现“团结上进”这一主题,体现小组的特色。
各小组要根据自己成员的不同情况确立合作学习的预期目标,真正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利益共同体”。小组合作中要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不求人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