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群落结构、演替.ppt

格式:ppt   大小:1,264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群落结构、演替.ppt

上传人:电离辐射 2022/4/26 文件大小:1.2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群落结构、演替.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群落结构、演替
2.(2012·新课标全国卷,32)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关系依次为竞争、互利共生、寄生 (  )。
(4)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  )。
(5)池塘中鲤鱼的性别比及出生率、死亡率也属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  )。
(6)单位面积或体积中某物种的个体数量多少称物种丰富度(  )。
(7)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能形成森林 (  )。
(8)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 (  )。
(9)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最终能演替成森林 (  )。
(10)冰川泥上和弃耕农田的演替都是次级演替 (  )。
(11)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  )。
×
×
×
×
×
×
×
×
×


1.(2013·新课标卷Ⅰ,32)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一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
群落的结构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_______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可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______________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
(2)在由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_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生态系统。
(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______________
(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生(级)
土壤
草丛
常绿阔叶林
复杂
植物的种类数多并且有较为复杂的分层现象,能为动物提供复杂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
互动探究
(1)上述演替阶段1的草丛群落是否具备垂直分层现象?
(2)不同类型群落恢复力稳定性或抵抗力稳定性大小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示 (1)草丛群落也具垂直分层现象。
(2)群落的抵抗力稳定性主要与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及群落结构复杂化程度有呈正相关,恢复力稳定性则往往与抵抗力稳定性呈相反的关系。
2.(2013·海南卷,24)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群落演替及其类型
A
[对点强化]
1.(2012·全国卷,4)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D
2.一个废弃鱼塘的演替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演替先后顺序:乙→丙→甲→丁
B.生物多样性:丁>甲>丙>乙
C.此演替过程属于初级演替
D.此演替过程属于次级演替
D
实验16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要点突破]
1.实验原理
(1)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小动物的良好 场所。
(2)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
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3)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 和目测估计法。
栖息
取样器
记名计算法
2.实验流程
提出问题
 
制订计划
准备:制作取样器,记录调查地点的 情况
取样:选取 地点,用取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