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ppt

格式:ppt   大小:232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ppt

上传人:南北旺 2022/4/29 文件大小:2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端粒、端粒酶与肿瘤
第十章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
端粒(telomere)
 端粒是真核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蛋白质-DNA结构,其功能是完成染色体末端的复制,防止染色体免遭融合、,端粒的结端粒、端粒酶与肿瘤
第十章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
端粒(telomere)
 端粒是真核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蛋白质-DNA结构,其功能是完成染色体末端的复制,防止染色体免遭融合、,端粒的结构和功能都很保守.
端粒DNA
大多数有机体的端粒DNA由非常短而且数目精确的串联重复DNA排列而成,,,但仍可在进化关系非常远的生物中发现相同的端粒序列,
kb,在人体中,随着细胞的持续分裂,端粒会缓慢缩短.
端粒结合蛋白
  ,端粒的主要结合蛋白是Rap1p,在体外以很高的亲和性与端粒上的许多识别位点相结合,Rap1p与端粒长度的调节有关,,有人说,Rap1p可以在端粒周围通过聚集端粒酶或提高端粒酶活性而延长端粒. 因此末端限制性结合蛋白可能是端粒染色质的一个普通特性.
端粒酶(telomerase)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自身携带模板的反转录酶,催化端粒DNA的合成,能够在缺少DNA模板的情况下,能够以自身携带的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端粒DNA并添加于染色体末端,从而维持了端粒长度的稳定。
,还具有核酸内切酶的活性。另外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合成串联重复的TTAGGG序列,为TRF2提供结合位点,防止染色体的末端融合.
  端粒酶的RNA亚基是合成端粒DNA的模板,,但都有保守的二级结构.,端粒酶的RNA决定了端粒DNA的序列.
端粒酶能不断地延长染色体末端已缩短的端粒,是恶性肿瘤生长必需酶。
在不表达端粒酶的正常细胞中,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端粒DNA在连续的细胞分裂中逐渐丧失,当端粒缩短到临界长度时,细胞增殖停止。在癌细胞中,端粒酶刺激端粒DNA的重新合成。因此,端粒不会缩短,细胞增殖以不受抑制的状态继续进行。
一、端粒的发现
Muller和Mcdintock发现染色体末端结构对保持染色体的稳定是十分重要的。Muller将这一结构命名为端粒(telomere), 如果末端没有这个结构,染色体将相互粘着而发生结构和功能异常,直到70年代人们才在四膜虫(一种单核细胞生物)中证实了这种端粒结构,为极简单的6个核苷酸TTGGGG序列多次重复。以后,人们在多种生物体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均证实有端粒的存在。所有的端粒包括人、鼠和其他脊椎动物均表现为富含T和G核苷酸的DNA重复序列。人类端粒的结构为染色体末端TTGGGG序列上千次的重复。
1972年James Watson提出复制末端问题,复制DNA的DNA多聚酶不能将线性染色体的DNA完全复制。也就是说在线性染色体的DNA复制时,DNA多聚酶留下染色体末端一段DNA(一段端粒)不被复制。这样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端粒就会随着细胞分裂而缩短,这个缩短的端粒再传给子细胞后,随着细胞的再一次分裂进一步缩短。细胞每次分裂,染色体末端端粒逐渐缩短,直至细胞衰老。人类体细胞遵循这个规律从细胞出生到细胞衰老。

在胚胎、新生儿和***的睾丸和卵巢组织中始终具有端粒酶活性,但成熟的精子和卵子无酶活性。除脑组织外,胚胎发育的第16-20周,所有母细胞组织中均有明显的端粒酶活性。端粒酶在新生儿外周血细胞和未满月婴儿包皮组织中显示活性。除生殖细胞外,出生后2个月的婴儿任何体细胞未见端粒酶活性。
正常体细胞、肿瘤细胞和人组织胚胎及发育过程中,端粒酶活性不同。机体发育成熟后,体细胞端粒酶均被抑制,其端粒随着每次的细胞分裂逐渐缩短,当端粒完全或几乎完全丢失后,细胞将灭亡或死亡。当端粒短至一定阈值时会发出某种信号使细胞不再分裂。某种促癌基因突变阻止信号发出或使细胞不理会信号时,细胞将绕过正常的衰老过程继续分裂,染色体末端的端粒将继续缩短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