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窦桂梅受教的,其实是我
第 3 页
窦桂梅受教的,其实是我
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感悟,史铁生在经历轮椅生活33年的日子后,他的精神境界逐渐到达超然,他在?病隙碎笔?中写到: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
窦桂梅受教的,其实是我
第 3 页
窦桂梅受教的,其实是我
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感悟,史铁生在经历轮椅生活33年的日子后,他的精神境界逐渐到达超然,他在?病隙碎笔?中写到: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思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个“更〞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
作为残疾人,谁能像史铁生悟得这样高的境界?
带着?秋天的思念?,来到苏州盲聋学校。为了让这些盲学生懂得如何“好好儿活〞,我准备抓住“好好儿活〞,从“娘俩要好好儿活〞,“我俩要好好儿活〞,到引申的“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
然而,走进课堂,面对他们的时候,所见一脸阳光,看不出一丝痛苦。他们听到你的声音会热情回应,声音温暖,手臂挥舞。有一家三胞的姐弟在课堂上,两位姐姐美丽如花,嘴角微微翘起,笑意从闭着的眼角荡漾开去。
我还发现,孩子们坐姿安然,面部表情除了笑意还是笑意,笑意渗入骨髓——他们微笑的眼睛是天然眯成的缝儿,他们的笑,就好似一种舒缓的音乐,安抚你不安的神经,让你到一种纯洁安详的境界。
第 3 页
上课的时候,他们头一直是抬着的。胸部挺直,双手平放在桌子上,手指触摸盲文?秋天的思念?,当你讲到某处时候,只见听同学们整齐翻页的声音,接着看到他们手指很灵活的触摸到某个自然段的某个词,比方文中三次出现的“悄悄地〞。当理解到一定程度开始朗读的时候,那声音干净、空灵、悠远——恍假设天籁。
“21岁的史铁生面对自己的瘫痪,心情确实如课文所说的暴怒无常,同学们,你假设是他的家人或朋友,你会怎么办?〞——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入课文中史铁生的母亲的“良苦用心〞。
“你要坚强〞;“你要勇敢和困难作斗争〞;“史铁生不要难过,将来还可以参加残疾人奥运会嘛〞;“现在创造了好多高级的轮椅车,你买一辆今后就不用发愁,完全可以和我们一样想上哪就上哪〞……正常的学生之所以会讲出许多空洞甚至浮滑的大道理,是因为他们无论如何是体会不到史铁生当时的痛苦。
听听这些孩子的答复吧——
“你现在已经这样了,难过是没有用的,要学会忍受啊。〞有一个男孩说。
第 5 页
“重要的是学会面对。〞一个女孩说。
“这就是命运,埋怨是没有任何用的……〞还有人这样说。
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他们是那么安静,语调是那么平和——这就是“同命相连〞的共鸣——这些话的内涵,恰恰与母亲无声的行动中所包蕴着的情感,深深契合。
猛然感觉到——这些孩子无需我的“引领〞——他们比正常人早就悟出来了活着的真谛。于是,在讨论课文描写菊花一段的时候,学生们会就菊花的不同颜色、开放的不同姿态,表达人生态度:“我完全可以像菊花那样或淡然,或热烈,或深沉……〞记得最后一排的男孩把描写菊花的“热烈〞解读成自己理解的“激情——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