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找因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找因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因数与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我们改变了以往教科书单纯从数的角度学习找因数,
而是通过“用小长方形的面积。 师: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它们的面积呢?
生:用 12 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1×12”“2×6”“3×4”这三种长方形。
2.提出问题:你能找到 12 的全部因数吗?
(1)从因数的概念出发求 12 的因数。
师:思考一下,哪两个数相乘得 12 呢?从这些乘法算式中你能找到 12 的因数吗?
生:因为 12=1×12,12=2×6,12=3×4,所以 12 的因数有 1,12,2,6,3,4。
(2)利用除法算式找因数。
师:当被除数是 12 时,你们能想到哪些除法算式?能找到 12 的因数吗?
生:可以想到的除法算式有 12÷1=12,12÷2=6,12÷3=4,这些除法算式的除数和商都是 12 的因数,所以 12 的因数有 1,12,2,6,3,4。 3.归纳一下,12 的因数有哪几
个?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12 的因数有 1,12,2,6,3,4。
。 (学生思考后汇报)
引导学生说出:找一个数的因数,要用“有序思考”的方法,即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地找,
这样有顺序地给一个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也不遗漏。
5.找出 18 的全部因数。
(1)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汇报:18 的全部因数有 1,2,3,6,9,18。
6.观察比较 12 和 18 的全部因数,你有什么发现?
(1)最小的因数都是 1。
(2)最大的因数都是它们本身。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通过拼一拼 (或画一
画)、说一说、找一找等直观手段获得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找因数的方法。并通过观察
比较得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 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使它的面积是 16 厘米 2,边长是整厘米数。
(1)有几种画法?
(2)写出 16 的全部因数。
2.写出 24 的全部因数。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找的。
3.请学生任意说出一个非 0 自然数,然后让其他同学来说出这个自然数的全部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