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工业文化遗产.doc

格式:doc   大小:6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工业文化遗产.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3/7 文件大小:6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工业文化遗产.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工业文化遗产一、定义与起源发展定义工业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及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工业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兴起于工业革命发祥地英国。工业文化遗产是由工业文化遗留物组成, 这些遗留物拥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审美或者是科学上的价值。包括建筑物, 机器设备, 车间制造厂和工厂, 矿山和处理精炼遗址, 仓库和储藏室, 能源生产、传送、使用运输以及所有与工业相联系的社会活动场所。以及工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生产工艺,流程,手工技能,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等。发展历程 20 世纪 60 年代初, 伦敦尤斯顿火车站存废问题引发了英国全国性的工业遗产保护活动。 70 年代,相关理论探讨有明显突破。 1972 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签订,其中涉及工业遗产保护 1973 年,英国产业考古学会成立,第一届国际工业纪念物保护会议在英国铁桥峡谷召开,标志着国际性的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始。 2003 年7月, 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大会通过了《下塔吉尔宪章》, 阐述了工业遗产的定义,指出了工业遗产的价值以及认定、记录和研究的重要性,并就立法保护、维修保护、教育培训、宣传展示等方面提出了原则、规范和方法的指导性意见。截至目前, 《世界遗产保护公约》的 182 个签约国中,有 137 个签约国拥有世界遗产项目,其中有 23 个签约国拥有 43 项世界工业遗产:英国 6 项, 巴西 4 项, 法国、德国、瑞典和比利时各有 3 项, 印度西北山区的西姆拉窄轨铁路,也在 2008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进程中国于 1985 年 12 月 12 日加入《世界遗产保护公约》,目前共有 37 个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包括 1 个工业文化遗产——都江堰。 2006 年,中国公布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钱塘江大桥、南通大生纱厂等9 处近现代工业文化遗产榜上有名。加上 2001 年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两处工业文化遗产——大庆第一口油井和中国第一个航天器研制基地, 中国共有国家级的工业文化遗产 11 处。 2006 年4月 18 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对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将起到宪章作用的《无锡建议》,认为中国的工业遗产包括:西方殖民工业、洋务派和民族资本企业,以及上世纪 50 年代以来的社会主义工业等。 2006 年5 月, 国家文物局下发《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通知》,指出“工业遗产保护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新课题”。 2007 年,中国启动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国家文物局将工业建筑及附属物归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重要子类予以明确, 表明中国政府已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列入议事日程二、工业遗产的价值文化价值今天,国际社会正在不断地鼓励多样化地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和评价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性。人们开始认识到,应将工业遗产视作普遍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保护工业遗产就是保持人类文化的传承, 培植社会文化的根基, 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工业遗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它们见证了工业活动对历史和今天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工业遗产是人类所创造并需要长久保存和广泛交流的文明成果, 是人类文化遗产中与其他内容相比毫不逊色的组成部分。忽视或者丢弃这一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