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简简单单教语文] 崔峦简简单单教语文.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简简单单教语文] 崔峦简简单单教语文.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22/5/2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简简单单教语文] 崔峦简简单单教语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9
[简简单单教语文] 崔峦简简单单教语文
我常常作这样的幻想: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只要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我们的新课改就是“穿新鞋走老路”?教师不顾学情的过多代劳,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我们总是以为哪一个环节没讲到就会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其实不是。高中的语文课时不多,可学生需要读的东西很多:课本,读本,文学名著……都需要学生阅读,不读苏轼、苏辙的《六国论》,学生就体会不出苏洵《六国论》好在何处;不读贾谊《过秦论》,就不能和《六国论》互相印证;不读《苏东坡突围》全文,就不能真正明了本词的写作背景,站在学生面前的就不是鲜活的苏轼;不读梁衡的《把栏杆拍遍》,也不能真正领会辛弃疾的人品、词风,不能真正领会辛弃疾何以会有如此幽深的忧愤……通过阅读,可以使多种文本互相印证,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语感。可学习时间有限,这势必要求我们压缩课堂上“讲”的时间,把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去读书。语文教师,要痛下决心缩减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9
“讲”的时间。
一、学生可以自行掌握的知识,坚决不讲。所有非鉴赏性的东西都不需要讲。高中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只要不是难度很大的问题一般都能自行解决:生字词,查工具书可以解决;解题,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查资料可以解决;行文思路,阅读讨论也可掌握;有的文本需要朗读背诵,有的文本需要默读品味,有的文本只要浏览一下即可。仔细想想,真正需要讲的东西并不多,更多的时候学生需要的是消化时间而不是教师的喋喋不休。既然这样,不如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读书,质疑,讨论,品味;对学生实在不能理解的稍加点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方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显然,那种不顾学生差异的“一刀切”式的讲解是与新课程精神背道而驰的。上课时老师说的第一句话不应是兜圈子进行“导入”,而是问学生“读了本文,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接下来不是照本宣科的介绍作者,而是“你认为本文好在哪里”;课堂结语不是简单的总结课文,而是“读了本文,你有何收获?”。
二、学生不需要掌握,或者是暂时不需要掌握的,也不需要讲。有的文本,比如《逍遥游》,难度太大,两年前学此文时学生无论如何也领会不了庄子那博大精深的思想,那就放一放,把领会的事情交给时间,也许若干年后,学生会豁然开朗;比如《兰亭集序》,学生对作者在文中所表露的情感领会起来也有难度,很多同学似懂非懂,这也可以暂且搁置,留待以后解决,课堂上只要能让学生领会景物之美及景与情的关系即可。我们别指望通过一课时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所有的东西,因为对一种思想的理解不能只靠教师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