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踏平坎坷成大道
北北
86版电视剧《西游记》的胜利使得西游者禁不得难过,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有话快说了罢!”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
唐僧是个带有深厚封建士人气质的人物,虽然为人和善慈爱、满怀志向主义,却手无缚鸡之力,当困难发生的时候总是手足无措、坐等外援,作者对他是指责多于确定。他遵守宗教信条和封建礼教,迂腐顽固又胆小软弱,而且时时误信谗言,混淆黑白,无理责骂和惩罚为取经建立了巨大功勋的孙悟空。唐僧由一个被歌颂的人物变成一个被挖苦讪笑的对象,这一点是《西游记》和传统取经故事的一个不同之处。
☆喜感担当猪八戒
八戒望见,赶忙叫:“沙和尚,卸下担子,拿出行李来,我两个分了罢!”沙僧道:“二哥,分怎的?”八戒道:“分了罢!你往流沙河还做妖怪,老猪往高老庄上盼盼浑家。把白马卖了,买口棺木,与师父送老,大家散伙,还往西天去哩?”长老在立刻听见,道:“这个夯货!正走路,怎么又胡说了?”八戒道:“你儿子便胡说!你不望见孙行者那里哭将来了?他是个钻天入地、斧砍火烧、下油锅都不怕的英雄,如今戴了个愁帽,泪汪汪地哭来,必是那山险峻,妖怪凶恶,似我们这样懦弱的人儿,怎么去得?”
小说中对八戒的外表是这样描写的:黑脸短毛,长喙大耳,穿一身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系一条花布手巾。真是出场自带喜感!猪八戒是一个有缺点而又令人宠爱的艺术形象,他忠厚纯朴,能吃苦耐劳,对敌斗争从不屈服,是孙悟空斩妖除怪不行缺少的助手。但他贪馋好色、自私偷懒,对取经事业缺乏坚决性,一遇困难就想散伙回家。作者以这一艺术形象表现了对现实生活中小生产者落后意识的善意指责。
折射世俗的妖魔鬼怪
明代后期,在通俗小说领域中兴起了编著神怪小说的热潮,诸多神怪小说在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主导下,承受了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说经话本和灵怪、妖术、神仙等小说话本的影响,吸取了道家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闻的养料后产生,而《西游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吴承恩敏捷地发挥了动物性因素的作用,将妖魔的形象塑造得独具特色。他擅长从自然界中取材:偷取锦襕袈裟的黑风大王是成精的黑熊,杀王夺位的全真怪是一头青毛狮子,车迟国的三个国师是黃虎、角鹿和羚羊修炼幻化而成,还有通天河的灵感大王其实就是一条金鱼等等。
这些妖怪都有一个核心目的——吃唐僧肉以求长生不老,然而要得到唐僧就必需先过孙悟空这一关。当然这些妖魔也不是等闲之辈,个个身怀绝技,如黑熊精与孙悟空“两个从洞口打上山头,自山头杀在云外,吐雾吞风,飞沙走石,只斗到红日沉西,不分胜败”。同时,妖怪们也并非有勇无谋,而是阴谋多端,诸如金蝉脱壳计、真假唐僧案等都表达出了妖怪们的机灵才智。
我们还发觉《西游记》中的众多神魔都犹如人一样具有七情六欲。首先,妖精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