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加固常用施工工艺.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加固常用施工工艺.docx

上传人:maritime_4 2022/5/5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加固常用施工工艺.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植筋施工工艺施工流程:定位-钻孔-清孔7钢筋除锈-锚固胶配制7植筋-固化、保护-、型号,若基材上存在受力钢筋,钻孔位置可适当调整,但均宜植在箍筋内侧(对梁、柱)或分布筋内侧(对板、剪力墙)。
钻孔,请以随货配备的为准。
二、碳纤维施工工艺
1、(见下图2-1)按图要求定位放样图2-1粘贴碳纤维片材施工流程图2、:用混凝土角磨机、砂纸等到机具除去表面浮浆、构件粘贴面混凝土要打磨平整,表面凸出部位要磨平,对于表层出现剥落、空鼓、蜂窝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应予似凿除,露出混凝土结构层,并采用环氧砂浆修复。
被粘贴部位的混凝土,若其表面坚实,也应除去浮浆和油污等杂质,并打磨平整,直至露出集料新面;构件转角粘贴处要打磨成圆弧状。
表面打磨后,应用强力吹风器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⑴、将原材料按配合比称准确,将胶按配合比将胶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
⑵、涂底胶:用滚筒刷或毛刷将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结构表面,,并不得漏刷或有流淌、气泡等。
应根据现场实际气温决定配料用量,并严格控制使用时间。一般情况下1小时内应用完配胶。待胶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以指触干燥为准)再进行下一工序施工。一般固化时间为1s2小时。
不平整修正(找平处理):混凝土表面的凹凸不平,或在模板接头处出现台阶高差等因素往往造成纤维布粘接不良。不平整部位的修正应使用橡胶刮刀或灰抹子,将修补填充凹部,尽量减少高度差,且不应有楞角,使之都达到平整度要求。
(5)粘接质量不符合要求割除修补时,应沿空鼓边沿,将空鼓部分的碳纤维割除,以每边向外缘扩展100mm大小之同样碳纤维材料,用同样粘结剂,补贴在原处,其施工步骤及做法按前面所述工艺要求进行。
⑴、按现场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除非特殊要求,碳纤维布长度应按照现场的尺寸长度、宽度来裁剪碳纤维布。
⑵、配置、搅拌粘贴胶料,然后用滚筒刷均匀涂抹在所粘贴的部位,在搭接、拐角部位适当多涂一遍,⑶、用光滑的滚子在碳纤维表面沿同一方向反复滚压至胶渗透碳纤维外表面,以去除气泡,使碳纤维充分侵润胶料,多层粘贴应重复以上步骤,待碳纤维表面基本凝固为宜,方可进行下一层碳纤维的粘贴。多层请重复以上程序。
⑷、在粘贴完成以后需在最外一层碳纤维的外表面均匀涂抹一层粘贴胶料。
、质量保证措施⑴、碳纤维粘贴工程:碳纤维沿纤维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0mmo粘贴碳纤维应尽量避让障碍物,如遇无法清除的障碍物而需裁段时,在裁断部位要予以适当的处理,具体措施应视不同情况而定。
⑵、碳纤维粘贴后不应该出现气泡、空鼓等情况。如遇有空鼓、气泡等现象需及时在空鼓或气泡的地方用注射式注入胶料三、柱加大截面施工工艺流程柱加大截面施工主要包括:凿除原批荡层、新旧碌界面处理、植筋、钢筋绑寸模板安装、刷界面处理剂、浇筑混凝土、养护等,具体施工工艺流程见图3-1图3-。
将接触磔表面凿成凹凸不平的
:
面,深度为10mm左右,同时将松散的玲表面清除。
,并充分湿润,保证新结构浇捣时界面是湿润的。

,对基础面进行放样,划出植筋孔位置,同时凿除保护层露出原钢筋的位置,保证钻孔时避开原钢筋。如孔位与原钢筋重叠时,可适量移动孔位避开即可,但数量不能减少。
,植筋孔孔径为4)D+4〜5mm。

,然后用环氧水清洗孔壁。
,植筋胶必须严格按配比现场配制随配随用。
,然后将结构胶搓成长条塞入孔内,要求孔内尽量填满植筋胶,最后插入钢筋至孔底同时压紧压密实结构胶,并做好保护,24小时后可浇注碌。
,钢筋尺寸要准确。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曲,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弯曲成形后表面不得有裂纹、鳞落或断裂现象。
,必须进行焊接,且焊接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完成后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检查内容包括:钢筋绑扎的整体形状,绑扎接头和搭接长度,主筋及构造间距,垫块密度和位置以及预埋件的位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