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管理创业教育论文(共4596字).doc

格式:doc   大小:61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管理创业教育论文(共4596字).doc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7/3/19 文件大小: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管理创业教育论文(共4596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管理创业教育论文(共 4596 字) 一、创业教育管理发展的起因: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随着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理念也在不断转变中。(一)以社会为本位的高等教育理念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深深地烙上了社会历史变迁的痕迹, 这也决定了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机构, 形成了以社会为本位的高等教育理念, 既满足了国家人才需求, 也实现了自身学术价值。但历史表明, 利用高等教育培养外交人才, 军事人才, 甚至政治人才, 只是出于挽救岌岌可危的政权的目的, 高等教育被视为政府统治的工具, 向西方学****只是不断改良工具的过程。这些实用性的专业人才只是被利用一时, 从长远发展看,他们并没有适应社会的发展。(二)学术自由的高等教育理念民国时期,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自由的高等教育才得以建立。不同性质, 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并存, 因而呈现出多元化教育理论, 承认我国传统高等教育落后, 积极向西方学****的思潮高涨。我国高等教育学府数量有较大增长,教学内容以及科学研究有显著进步。但是由于政权更替, 高等教育基本呈现自由放任的管理的状态,一方面由于缺乏资金,私立学校多开设文法学科, 并且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地区,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行政体制混乱, 并没有建立起学术集权式的管理体制, 而仍然需要由政府来控制高等教育的模式。(三)专才培养的高等教育理念新中国成立之后,高等教育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以服务于社会主义各行各业的建设需要。其中以改革开放为分界, 之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在国家高度集权式管理下发展, 根据国民经济计划所需要的职业分工、学科分类和计划经济的构想, 对学生实施专门化的职业技术教育和专门的劳动技能训练的人才培养体制, 可以说这时的教育理念是以专才培养为主,它关注的是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训练, 而不是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带有较强的功利性和共性制约,导致人才的知识面较为狭窄。(四)专才与通才培养的高等教育理念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带有浓厚计划色彩的高等教育理念逐渐被摒弃, 国家对高等教育集权式的管理弊端凸显, 政府职能转变, 尝试下放高等教育管理权, 因此高等学校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办学自主权。这时专业人才培养与通才培养理念共同盛行。(五)大众化高等教育理念 90 年代之后,国家进一步实行教育体制改革,对大学教育收费, 以及毕业生就业的自主选择, 积极支持民办高等教育办学等措施,推动了高等教育成为面向市场,面向未来的, 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总结我国百年的高等教育发展, 教育理念不断随着国家统治意识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由单纯的工具性教育理念转变为专才教育理念, 再进一步转变为通才与专才教育理念。同时从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可看出,我国的高等教育市场化是在经济压力下自上而下的改革, 而并非由于教育自身发展形成的自下而上的改革, 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受制于行政体制改革, 高等教育缺乏与市场机制内在的联系, 发挥市场机制在高等教育中的驱动作用力量非常微弱。随着市场经济迅速发展,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转换机制已不能适应如此巨大的变化。因此, 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与市场经济需求的人才存有较大差距, 这进一步推动高校自身的教育理念发生转变。而此时为响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解决就业问题兴起的创业教育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人才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