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遇龙河导游词
遇龙河导游词1
敬爱的游客挚友们:
大家好!
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境内最长的一条支流,,,流经阳朔县的金宝、葡萄、白沙、阳朔游该景区可领会到可最美的山水田园风光和地方上千年的历史文化。主要有广西最闻名的三座古桥——遇龙桥、仙桂桥、富里桥;遇龙河畔被誉为“将军府第”、“进士楼阁”的旧县村;使人顿生怀古忆旧之情的唐代归义县遗址、潘庄遗址、徐悲鸿画室、明清时期留下的古宅民居等。
桂林山水是“大家闺秀”,遇龙河是“小家碧玉。这里更安静,更舒适。漓江,江宽山高让人赞美,这里水小山小两岸尽是田间树影更温柔些。
富里桥:位于遇龙河上游,石构造单拱,长30米,宽5米,高10米,筑于明代永乐年间,距今约500余年历史,造型美观,水中倒影恰似一满月。桥头各有古树一株,立桥头观田野,青山环绕,绿水绕庄,河坝浪花滚滚、溪水潺潺,田畴井然,阡陌如织,令人沉醉留连,是欣赏田园风光的最正确处。
古城遗址:遇龙河畔,仙桂桥上游约101米,有一四方泥垒城墙为归义古城遗址。史料记载: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阳朔县分置归义县设县址于此,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遗址占地39余亩,现存有城墙。遗址对岸有一川岩,登岩凭眺,水天一碧,达10余公里,岩内气候冬暖百夏凉,不燥不湿,是自然读书静养之地,清咸丰年间桂林进士唐墨香曾在此讲学;遗址东边山有一东晖岩,岩内一溪流出,水质清莹,经冬不涸。
八仙岩:隐藏在遇龙河畔遇龙村前的山峰中,明代有人题“怀安境”于石壁上,上有石洞坦平如室,宽约丈余,层岩重叠如楼。洞内有形如圆月的扁石门;下又有七个小洞,高深莫测。可谓洞中有洞,天外有天。遇龙河导游词4
阳朔景点遇龙河有“小漓江”之称,是阳朔山水的精华。它以山青水碧竹翠桥奇村巧而著名于世,是桂林山水中不行多得的美景,也是阳朔风光的最好表达。遇龙河发源于临桂区的古里河,流域却大多在阳朔境内。它澄澈妩媚,一路流经阳朔的金宝乡、葡萄镇、白沙镇、新阳朔镇、高田乡,最终与金宝河交汇于青飕渡(高田日出)处,再一同流入田家河,再由田家河注入漓江。遇龙河古时叫“安乐水”,因后来在河上建有石拱桥名日“遇龙桥”,后来人们就干脆把这安乐水叫做遇龙河了。“遇龙”而“活”,人们对这条碧波专心之良苦,可见一般了。
遇龙河一般宽度为30一60米,其长度约44公里,水深处达七八米,浅处只能齐腿肚。徒步旅游遇龙河,观赏漂亮的阳朔风光是赏这条“小漓江”的最正确方式。
遇龙河两岸青山连绵,造型各异,百态千姿;一路翠竹夹道,绿树成行,芳草萋萋;而假设遇晴日,那么蓝天白云,碧波绿草,开朗而明快;假设逢雨天,更是雾绕云遮,百媚千娇,将阳朔风光表现的淋漓尽致。假如把漓江比作风情万种的大家闺秀的话,那么,遇龙河就更应当是小家碧玉了。
走进遇龙河流域,你不但看得到“精缩”了的漓江山水,还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村落,非常幽默的水车,造型各异的古桥。,有水、有山、有竹、有草、有桥梁、有水车、有建筑。其透视出来的历史气氛和岁月沧桑,明显要优于漓江好一派奇美的阳朔风光。
假如你从阳朔镇启程,遇龙河奉献上的第一道风景,便是富里桥。富里桥宽5米,全长30米,高约10米,青石砌成的桥拱成大半圆形,倒映在水中,是一个鸡蛋形的模样,犹如大姑娘那张明朗的脸,非常新颖。
桥的两岸,是百顷良田,微风吹过稻浪翻,白云走处碧波滚,风光宜人。桥的两头,长着两株古树,仿佛如桥的两个卫士,同舟共济,与富里桥一齐在这遇龙河畔成为一种不朽。由于富里桥呈大半拱状,从桥的一端孔下往另一端望去,那青山绿水、白墙黑瓦一概映在水面,框在桥中,仿佛如山水画在水月中重现,高雅素净,很是耐看。富里桥建于何年,已经无法考证,估计与金龙桥、遇龙桥、仙桂桥等名桥所建年头相差不多,因为这九曲八拐的河流,只建一座桥明显是难以通行的。过了富里桥,顺着遇龙河往西北方向而去,没有多久,便可看到遇龙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