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刮痧火罐艾灸.ppt

格式:ppt   大小:2,075KB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刮痧火罐艾灸.ppt

上传人:杨勇飞2 2022/5/10 文件大小:2.0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刮痧火罐艾灸.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刮痧火罐艾灸
1
刮 痧
一、原理:
传统刮痧原理:
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甚至破裂,红细胞破裂,表皮淤血,出现自家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组***和类组***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动,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2. 温热作用
  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促进以局部为主的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的废物、***加速排出,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和网状细胞的吞噬活力,增强局部耐受性和机体的抵抗力,起到温经散寒、清热解毒等作用,从而达到促使疾病好转的目的
3. 调节作用
   拔罐法的调节作用是建立在负压或温热作用的结合。
【种类】
罐的种类很多,目前临床常用的有竹罐、陶罐、玻璃罐和抽气罐等。     (一)竹罐:优点是取材容易,制作简单,轻巧七价廉,且不易损坏,适于药煮,临床多有采用。缺点是易爆裂漏气。     (二)陶罐:特点是吸力大,但质地较重,容易摔碎损坏。     (三)玻璃罐:优点是质地透明,使用时可直接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便于掌握时间。临床应用较普遍,其缺点也是容易破碎。 (四)抽气罐即用青、链霉素药瓶或类似的小药瓶,的士瓶底切去磨平、磨光滑有,瓶口的橡胶塞须保留完整,以便于抽气时使用。现有用透明塑料制上面加置活塞,便于抽气。这种罐亦易破碎。
【方法】
(1)投火法。
(2)闪火法。 
(3)滴酒法。
(4)刺血拔罐法。
(5)走罐。
【适应症】
临床上,拔罐疗法主要用于治疗风寒痹痛、虚劳、喘息等数百种内外疾病,而且还可以强身健体。
【注意事项】
1、起罐:拔罐时,一般留罐5-10分钟,待局部皮肤瘀血时,将罐取下。取罐时,左手扶住罐身,右手按压罐口的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松脱,不可硬拉或旋动,以免损伤皮肤。若罐大而吸附力强时,可适当缩短留罐的时间,以免起泡。
2、拔罐时动作要做到稳、准、轻、快。
3、前一次拔罐部位的罐斑未消退之前,不宜再在原处拔罐。
4、病情重、病灶深及疼痛性疾患,拔罐时间宜长;病情轻、病灶浅麻痹性疾患,拔罐时间宜短;拔罐部位肌肉丰厚,如臀部、大腿部,拔罐时间可略长;拔罐部位肌肉薄,如头部、胸部、背部、拔罐时间宜短。气候寒冷时拔罐时间适当延长;天热时则相应缩短。
5、起罐后局部潮红、搔痒,不要乱抓,经几小时或数日即可消散。
6、水泡的处理:
一般不需进行处理。如留罐时间较长,皮肤起较大水泡时,可用消毒针刺破后,涂以龙胆紫药水,以防感染。拔罐后如针孔出血,则可用干消毒棉球压迫止血。如局部出血严重,下次下宜在原处再拔。处理完后,让病人休息10-20分钟后方可离去。
艾灸
Second Title Page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黄帝内经》
“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医学入门》
那么,
何谓灸法呢?
灸法就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定义:
艾灸的分类
艾草
艾叶能灸百病。
——《本草纲目》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
——《孟子●离娄篇》
温和灸
将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3~5厘米进行熏灸,固定不移动,使患者局部温热感,灸至皮肤有红晕为度。
雀啄灸
(多用于昏厥急救,胎位不正等)
上下移动 如鸟雀啄食(觉热则起,觉热则起)
回旋灸
(适用风寒湿痹及瘫痪)
距离相对固定,左右或旋转
艾灸法的作用:
1.温经通络
 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致的风寒湿痹、痛经、经闭、寒疝、腹痛。(不通则痛)
2.祛风解表、温中散寒
 风寒外袭之表证,脾胃寒盛的呕吐、胃痛、泄泻。(例:隔姜灸-虚寒性胃痛)
3.温肾健脾
 脾肾阳虚之久泄、久痢、遗尿、阳痿、早泄。
4.回阳固脱
 阳气虚脱之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5.益气升阳
气虚下陷之内脏下垂、阴挺、脱肛、崩漏日久不愈等。
6.消瘀散结、拔毒泄热
疮疡、痈疽初起,疖肿未化脓者;瘰疬及疮疡损后久不 愈合者。
7. 防病保健
艾灸法注意事项
1.体位选择:术者方便,受术者舒适
2.施灸顺序:(总原则:从阳引阴)
§先灸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