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年农事早知道
(主要作物栽培部分)
一月份节气与农事
节气:
小寒 1 月 5—6 日。三九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严寒时期。
大寒 1 月 20—21 日。一年中最冷的节气。 一月是我国全年最冷的月份。由于西北利亚强冷空气频繁月平均气温3°C,天气以晴暖为主,无强冷空气 影响,土壤相对湿度在 50-70%,月雨量在 15--50mm 之间。
江淮和大别山区:极端最低气温-5C以上,晴暖为主,无强冷空气和暖春天气影响,月平均 气温3-4C,土壤相对湿度在70%左右,降水量30-50mm。
沿江江南:极端最低气温大于-5C,月平均气温3-4C,月降水量在50-80mm之间,雨日 小于 10-12 天。
三、 主要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 沿淮淮北: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冻害;
江淮、大别山区和沿江江南:主要灾害性天气有低温连阴雨、春霜冻及干旱; 由于越冬作物开始起身生长,对水分条件要求较高,干旱不利于其返青,推迟作物生长发育。 冻害则影响越冬作物新生叶片的生长发育,并危及早春蔬菜的正常生长,严重冻害甚至导致 作物大面积枯死,基本苗严重不足;低温连阴雨使早春气温回升缓慢,作物起身生长迟缓, 不利春长春发和分蘖发棵,生长发育推迟;2月下旬常有强冷空气活动,形成霜冻危害,对 油菜开花抽苔不利,小麦受冻。
四、 主要作物生产活动
夏粮、夏油田间管理
1、彻底清理四沟 疏通田间四沟,做到沟沟相通,雨住田干,防止明渍暗涝。
2、小麦科学施好返青、拔节肥。2 月份逐步进入返青、起身拔节期,科学施好返青拔节肥 可促进小花分化,减少小花退化数,提高成穗数,增粒增重。苗情正常的田块可亩施尿素5
公斤左右,弱苗可适当增加,旺苗不应追施氮肥,应施草木灰或钾肥,起防倒伏作用。搞好 麦田春季化学除草(2 月底)。
3、油菜施薹肥和根外喷硼 油菜抽薹期是油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时期。一般 “立春” 施肥为宜。薹肥使用量四定:(1)底肥、苗肥、腊肥足,少施。(2)抽薹期未封行的多施, 反之少施。(3)薹色绿、生长旺盛,可不施或少施。薹色红,长势弱要多施。(4)抽薹期 生长旺盛、叶面积大、薹低于周围叶尖,要少施或不施,薹肥一般亩施尿素10 公斤左右。 油菜根外喷硼是防止油菜花而不实、增加荚数和粒数、提高单产的成功措施。喷硼要求两次, 第一次2 月中旬,第二次在初花期。%,以露水干后喷施为宜。
4、 预防倒春寒 开春以后,正是冬小麦返青起身期,春播作物处于萌芽和幼苗生长阶段。“北风三日定有霜, 一场寒风一场霜”。因此要经常检查红薯窖,窖内温度应控制在13 度左右,不能低于10 度。 对越冬作物增施过磷酸钙和草木灰,可起到保暖防冻作用。
五、种植业
早春蔬菜培育: 蔬菜早春温床育苗,如辣椒、茄子、西红柿、豆角、黄瓜等。温床育苗可 以早采收,早上市,延长收获期。
六、水生作物栽培
1、 加强席草管理 雨水前后,开始对席草田灌水,勤灌浅灌,保持田土干干湿湿。
2、 莲藕移栽前的准备 栽植前选择藕荡,整地施积肥。
3、 挖取荸荠 荸荠作早稻后茬,用球茎作种,在大田越冬后,翌年立春至清明前挖取, 阴干后储藏好。
七、春耕生产的准备工作
1、 检修农机具
2、 种子检查
3、 翻晒各类种子
4、 做好温室育秧的准备工作
三月份节气与农事
节气:
惊蛰 3 月 5—6 日。春雷响动,惊醒蛰伏在地下的昆虫,开始进入春耕季节。
春分 3 月 20—21 日。春季 90 天的一半叫春分。这天白昼和黑夜一样长。冬作物进入生长 阶段。 正常天气:惊蛰、春分在三月。气温普遍回升,降雨量增多,渐有春雷,冬眠虫类将出土活 动。此时正是春播春种季节。 长江流域早稻开始地膜覆盖育秧(现在基本不用这种栽培方式了),麦田预留棉行,备好棉 花营养钵,地膜玉米播种。早熟瓜菜播种育苗、定植。防治小麦、油菜病虫害。
一、主要农作物生长期 沿淮淮北:小麦拔节,油菜开花,春山芋育苗。 江淮:小麦拔节,油菜开花,西瓜播种、出苗。
大别山区:小麦拔节,油菜开花。
沿江江南:油菜开花,早稻出苗,春茶开采。
二、适宜的农业气象条件
沿淮淮北:小麦拔节阶段适宜气候条件是:极端最低气温在3°C以上,平均气温8-10°C, 天气以晴暖为主,土壤相对湿度在60-70%;油菜开花期适宜温度10-15C,无长期连阴雨, 日照充足。
江淮和大别山区:极端最低气温在3C以上,月平均气温10C左右,无明显的低温和暖春 现象,土壤相对湿度60-70%,光照充足。
沿江江南:极端最低气温在5C以上,月平均气温10-12C,雨日小于12天;早稻播种出 苗要求气温稳定在12C以上,天气以晴暖为主,日照充足。
三、 主要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
沿淮淮北: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