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二框 《预防犯罪》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
知道犯罪的三个根本特征;知道刑法的含义及分类;青少年要预防犯罪,自觉守法。
【过程和方法】
进步对刑法和犯罪的认识;可以区分犯罪行为,认清不良行为对青少年的影响,自觉遵纪第二框 《预防犯罪》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
知道犯罪的三个根本特征;知道刑法的含义及分类;青少年要预防犯罪,自觉守法。
【过程和方法】
进步对刑法和犯罪的认识;可以区分犯罪行为,认清不良行为对青少年的影响,自觉遵纪守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树立法治观念,增强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
【重点】加强自我防范。
【难点】1.对刑罚含义及分类的理解.
2.对不良行为的区分及理解。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漫画赏析
师: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犯罪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知道什么是犯罪,懂得如何预防犯罪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预防犯罪》。(精品文档请下载)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 理解罪和罚
1.刑法的内容及地位
[活动设计]阅读教材P52运用你的经历
[问题考虑]查阅刑法,分析图片中行为的性质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答案提示:①砸破汽车玻璃盗窃车内物品属于盗窃犯罪.《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屡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分金;……②在食品消费过程中添加非法食品添加剂,属于消费、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犯罪.《刑法》第144条规定:在消费、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③为了逼对方还债而绑架别人属于非法拘禁。《刑法》238条规定:非法拘禁别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别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分。(精品文档请下载)
老师点拨:(1)内容: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应当判处怎样的刑罚.(2)地位: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精品文档请下载)
2.犯罪的根本特征
[活动设计]阅读教材P53探究和分享
[问题考虑](1)试分析比照上述行为。
(2)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答案提示:(1)殴打别人就社会危害性、情节轻重为标志区分违法行为性质,细微危害的,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严重危害的,属于犯罪行为.
(精品文档请下载)
(2)如,盗窃财物,数额较少的,违犯治安管理处分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盗窃财物,数额宏大,触犯刑法,属于犯罪行为。(精品文档请下载)
老师点拨: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犯罪对社会危害严重.(2)违犯的法律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触犯的是刑法以外的法律,犯罪行为触犯的是刑法。(3)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行政制裁或者民事责任,,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分性是犯罪的三个根本特征。(精品文档请下载)
3.刑法的含义及种类
[活动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