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口袋公园景观规划浅析-以上海地铁川沙站一号口口袋公园为例
 
 
摘要:概述了口袋公园的历史发展和国内外口袋公园案例的分析,结合景观规划要素,以“上海地铁川沙站一号口口袋公园”为例。探讨在口袋公园设计中,利用景观空间结合文化脉,伴随着白色水花,使公园街道外嘈杂声得到有效隔绝。游客能够在清爽舒适的环境下,享受片刻安宁和平静。
新德路口袋公园位于新德路与华夏二路口为主要交通十字路口。作为展示城市面貌的一个窗口,该基地北邻华夏中学,东距川沙古城约850米,周边多为居住住宅小区。
曾经,这里区域人流量集中,近临华夏西校,早晚高峰交通拥堵以及人群滞散现象严重,原有场地混乱毫无景观性,机动车停放侵占人行道阻碍交通秩序。
口袋公园的打造,让这里成为了周边居民休闲娱乐集散点,城市静态的休息空间,树立了城市街角性地标。同时兼具消防安全宣传示范街,基地亦承担消防宣传功能。设计提取了消防管道红色元素,打造了多种功能性不同的座椅满足休憩功能需求,同时具备了消防宣传作用。位于空间内部设置有遮阴廊架,满足周围居民临时驻足、休憩和纳凉使用,墙壁上的消防展示区,起到了宣传消防知识的作用。
口袋公园的打造不仅良好地解决了周围居民户外休憩空间不足的问题,同时形成了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3、口袋公园的设计要素
街角空间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城市的展示空间,也是城市的休闲娱乐、公共服务和特色文化的空间。当一个街角空间成为城市内的标志性景观时,不仅能突出城市区域的辨识度,同时也能达到宣传城市文化的目的。
在街角空间当中,人群会产生方向选择、等待停留、场地穿越等行为。由静止和动态的结合,将会形成场地内人群流动的活力。在具体设计当中,尽量避免主观意识的定义,应当基于现状人流动态的客观分析,规划满足现实需求的道路交通,达到步行交通顺畅的目的。
风格在这里指的是空间整体的色彩搭配、材质肌理和环境韵味。在外部环境当中,风格是极为重要的设计元素。色彩搭配,可以突出物体的主次关系,强调重点展示区域,同时取得更好的视觉效果;材质肌理,有的材料肌理厚重、坚实、粗犷、刚劲,有的材料肌理轻盈、细腻、通透、柔和。不同材质的相互运用,能够传达出材料的本质美,并且丰富设计的多样性;环境韵味,表达空间的意境,提升了整体环境的内涵。
4、上海地铁川沙站一号口口袋公园景观设计解读
川沙地铁站位于川沙主城区新老城交界区域,北侧为老城区,且临近川沙公园,南侧为新城区,是新老交融和过渡的区域。
现状地块目前建筑须进行拆违;人行道与建筑红线区域有高差约15公分,导致地面不平整,且人行道被机动车占用,行人通行困难。
川沙是一个新老融合的城镇,当在保留古镇特色的同时更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城市,规划将川沙地铁站区域作为川沙历史传承与当代发展的融合展示区域,一个满足公共服务以及对外展示川沙整体面貌的城市门户。
设计采取两带一核的结构,形成“川沙印象,古镇拾光”的方案。
步行交通空间带,沿人行道一侧布局,扩展步行通道宽度至5米,并留足街角过街等候空间,保证大量进出站步行人流通行舒畅。
人文展示空间带,沿内侧布局,用高低错落的房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