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人籁与天籁的妙合--鲁迅《雪》的音乐美.docx

格式:docx   大小:15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籁与天籁的妙合--鲁迅《雪》的音乐美.docx

上传人:精品库 2017/3/29 文件大小:1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籁与天籁的妙合--鲁迅《雪》的音乐美.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籁与天籁的妙合--鲁迅《雪》的音乐美摘要:《雪》和谐的声调,动听的章节,使你能于句式参差错落之中感受到抑扬变化的音乐美,朗读起来乐音琅琅,如金声玉振。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 一也; 音美以感耳, 二也; 形美以感目, 三也。”可以说, 世界各国的语言都具有音乐美, 而比较起来, 汉语的音乐性更丰富, 因而更富音乐美。所谓音乐性, 就是指汉语语音具有与音乐艺术相似的艺术特点, 即由音高低升降的变化形成类似音乐旋律的语流旋律, 音的轻重长短强弱有规律的出现形成音乐节奏般的语言节奏。旋律和节奏和谐悦耳, 便能产生一种美感, 也就是音乐美。汉语是最具音乐美的语种, 因为它一字一音, 具单音节性, 又独具声韵调体系, 从语言音位学上看, 四声不仅音高不同, 而且在音长和滑动方式上也有差异, 容易形成抑扬飞沉的语音效果。鲁迅先生深谙个中奥妙, 他在 1921 年给周作人的信中曾说:“我看你译小说, 还可以随便流畅一点( 我实在有点好讲声调的弊病)”。《雪》的语言抑扬有致, 读之上口, 听之悦耳, 正是诗人“好讲声调”的结果。下面, 我们不妨具体感受一下《雪》的音乐效果吧! 我们随便读一段, 便是《雪》中的第一自然段吧! “△”为期读重音,“O”为轻声。为了简洁, 我们只把这一段的朗读重音的平仄排列如下: 可以见出句式长短随文气而变, 声音的高低强弱随着感情的起伏有机排列, 在参差变化中组成波澜起伏的旋律线。平仄组合的旋律有的地方简直贴近古体诗的格律了, 但它又是自由舒放的, 呈现徐缓、清新、流畅的节奏, 让人仿佛感受到冬雪化为春水在冷冷流动的压抑感。从上面朗读重音图上我们还可以看到, 凡几个平声或仄声相连处, 诗人都嵌进虚词, 用轻声来协调声调, 以增强语言的音乐美。这只是虚词妙用之一法。而更多的情况是把虚词正好安置在节奏重点处, 起抑扬顿挫作用, 使语调或舒缓婉转或清劲有力等等。例如开篇第一句: “暖国的雪, 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第二自然段“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 整个地闪闪地生光。”这例 2 虚词不仅处在节奏关键处, 而且在四个仄声中间协调了音韵。第一段便用了 32 个虚词, 这些虚词的嵌入, 读来毫无赘烦之弊, 反添灵动之妙, 和谐之美。散文和散文诗的音乐美主要来源于节奏而不是押韵。《礼记· 乐记哒日: “使其· 一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疏: 节奏, 谓或作或止, 作则奏之, 止则节之。粗略地说, 节奏便是语音有规律的停顿或日间歇。细致地分, 声音的四个要素: 音高、音量、音长、音色中的任何一个要素在一定时间内有规律重复出现, 都会造成节奏。下面我们只从音步结构方面具体感受一下《雪》的节奏美。第一段的音步是这样安排的: 31,2223332 。 32212,1234?31,2223:22432,1432 。 31322,522,333:3232 。 222;143131,115 。 12222223,12332,3232 。这一段有两句“ 31 ”音步, 两句“ 3232 ”音步, 有6 句以“ 32 ”音步收束, 最长的一句有 8 个音步, 最长的音步有 5 个音节。我们再来看看最后三段即 4 、5 、6 段的音步吧! 但是,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 却永远如粉, 如沙, 他们决不耘连, 橄在崖上, 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