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四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类型
只有根据不同的研究类型,才能有效地选择研究方法或研究途径。因此,研究设计应当首先从各种角度确定研究类型,并制定出相应的策略。从设计的角度看,主要可以从研究目的、研究的时间性、调 普查的作用是能够对现状作出全面、准确的描述,其目的是了解国情,把握整体的一般状况,得出具有普遍性的概括。
普查的特点是,普查资料的标准化程度很高,可统计汇总和分类比较,调查结论具有很高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可精确地反映总体的一般特征。但调查的内容较有限,缺乏深度。普查的工作量很大,所花费的时间、人力和经费很多,因此,除统计部门和政府部门以外,一般的社会研究很少采用这种设计。
第一节 研究类型
(二)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些个体作为样本 ,并通过样本的状况来推论总体的状况。
抽样调查的特点是,它比普查要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资料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可以进行统计分析和概括,能了解总体的一般状况和特征,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应用范围广泛。但它的调查内容不如个案调查那样深入,全面,工作量也较大,在资料的处理和分析上需要运用较复杂的技术。
(三)个案调查
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几个个体(如个人、家庭、企业、社区、班组等)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与抽样调查相比,个案调查不是客观地描述大量样本的同一特征,而是主观地洞察影响某一个案的独特因素。
第一节 研究类型
典型调查也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个体,对他们进行深入调查。它试图通过深入地“解剖麻雀”,以少量典型来概括或反映总体,从特殊性中发现一般性。与个案调查不同,典型调查要求被调查的对象具有典型性,所以,选取典型是这种方法的关键。
典型调查试图解决由个别推论一般,由个性概括出共性的任务,在这一方面它有很大的独创性和应用价值。但它的局限在于,研究者所选择的典型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很难判断的,因此由这种主观选择的典型而得出的研究结论并不一定能适用于总体或全局。
个案调查和典型调查的特点在于,它们能详细地解剖某一个案,能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到当时、当地的情景和气氛,能够深入了解社会行为的背景和发展过程。但调查资料难以标准化,只能依靠主观判断得出研究结论,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难以检验。
第四章 研究设计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是通过在自然状态下直接询问、观察或由被调查者本人填写得来的,资料的收集是利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问卷、提纲等,所提出的问题和回答的类别是标准、统一的(即结构化了的),调查内容可以汇总统计。
统计调查得来的资料一般都可以进行定量分析。这种分析可以描述调查样本的一般状况,如“被调查的几百人中34%的人是激进的,25%的人是保守的”。也可以进行分类描述,如“56%的青年人是激进的,18%的老年人是激进的”。在分类比较的基础上,研究者还可以探求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如“年龄不同是否会影响人的政治态度?”“职业与政治态度之间是否有联系?”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一些统计概括,如“年龄越轻,其政治态度越趋向于激进。”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统计调查的两个显著特征是:
1、使用结构式的调查方法收集资料
2、在对大量个案作分类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调查适用于对社会对象的一般状态的描述及对现象间关系的因果分析,它还适用于对集体的态度、行为倾向和社会舆论的研究,如民意测验。
二、实地研究
实地研究是不带假设直接到社会生活中去收集资料,然后依靠研究研究者本人的理解和抽象概括从经验资料中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实地研究不仅仅是收集资料的活动,它还需要对资料进行整理和思维加工,从中概括出理性认识,实地研究主要运用归纳法,研究从观察开始,然后得出暂时性的结论。这种结论又指导研究者进一步观察,获取新的资料,再得出新的结论或完善原有的结论。
第二节 研究方法
实地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无结构的观察和访问
实地研究的资料分析方法:定性分析和投入理解法
实地研究适用于对少数有代表性的或独特的社会单位进行详细、深入的考察,特别是对那些只有在现场才能很好理解的事件、过程和行为进行研究。
三、实验
实验是自然科学的主要方法,它最适用于解释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典型的实验设计是将调查对象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观测他们在实验前后的变化。
实验法主要用于社会心理学和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