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件 (2).ppt

格式:ppt   大小:543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件 (2).ppt

上传人:fy3986758 2022/5/15 文件大小:5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件 (2).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听说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朝廷的军队
收复
黄河南岸和北岸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杜甫(712-770):唐代大诗人。字子美,河南省人。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当时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他的笔下都有真实的反映,被称听说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朝廷的军队
收复
黄河南岸和北岸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杜甫(712-770):唐代大诗人。字子美,河南省人。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当时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他的笔下都有真实的反映,被称为一代“诗史”。他的诗,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影响很大。
学习古诗方法
读通诗句
理解诗意
感悟诗情
我会读
自由读诗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蓟北
jì
涕泪
tì
巫峡

襄阳
xiānɡ
洛阳
luò
我会读
我会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 ( jì )北,初闻涕(tì)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wū)峡,便下襄 (xiānɡ)阳向洛(luò)阳。
唐 杜甫
我会读
把握节奏,读出韵味。
我会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我会解
要求:
借助注解,工具书,结合收集的资料理解诗意,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我会解
初闻:刚刚听到。
涕泪:眼泪。
却看:再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愁何在:忧愁在哪里呢。
漫卷:胡乱地卷起。
喜欲狂:高兴得简直发狂。
放歌:放声歌唱。
纵酒:纵情饮酒。
青春:明丽的春天。
剑外忽然间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
刚刚听到这个喜讯,涕泪就洒满了衣裳。
再看看妻子和孩子,哪里还有一丝的忧愁?
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纵情饮酒,
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
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
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故乡洛阳。


读一读
我会悟
1、杜甫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
时代背景
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前后达七年之久。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段日子里,他度日如年,由于战乱,杜甫和很多老百姓都背井离乡,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在那苦难的日子里,杜甫曾写下这样的名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亲眼目睹了“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的悲惨。
公元763年正月,安史之乱的叛军兵败,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当时诗人在梓州(剑外)听到胜利的消息后,写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就是最兴奋的时候写下的诗。
我会悟
他当时是什么心情?请用诗中的一个词来形容。
从诗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 "喜欲狂"?默读诗歌,用横线划出有关诗句,并写感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剑外
巫峡
巴峡
襄阳
洛阳
蓟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毛泽东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爱国名句
我来写:
1、同学们,诗人用“涕泪满衣裳” “漫卷诗书” “放声歌唱” “纵情饮酒 ” “急切的还乡”来表达狂喜之情。请仿照诗人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