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顿号:
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一般为词语的并列,合起来做同一成分,句子间并列不能用顿号。 例:作者描写了飞瀑、祠庙、翠松、古松、洞天和云海。
注意:
1. 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无的。
4、用在解释说明性的话之前。例如:……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
5、用在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例如:三宝走了,三毛走了,小刘走了:是海燕就要去搏击风云。
注意
1、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如果要管几句话或一段话,一般要用序次语或引号标明。例如:
A  记者在北京一些小学采访,不少老师反映:这一两年,小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反映出的劳动观念淡薄,劳动习惯差,自理能力低,不珍惜劳动成果等问题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冒号所管的内容为"这……等问题",没有管到句末,且只做主语,所以应将冒号改为"的"。)
B  ……必须重申党的纪律:(一)个人服从集体;(二)少数服从多数;(三)下级服从上级;(四)全党服从中央。
C  他接着说:"最近这儿连降暴雨。老妈已到北京去了。晓红上了高中。"
2、没有比较大的停顿不用冒号。
例:当学术委员宣布:张毅同志获得博士学位时,大厅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因停顿较短和不能管到句末,故将冒号去掉)
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3、.转述的不能用冒号。(人称发生变化)
老师说,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
4、如果后文不是引用原话,人称又未发生变化,前文既可用冒号,也可用逗号(指出、说明、证明和认为,这些谓语后一般用逗号)
如: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
5."某某说"、"某某想"后不是直接引用,不用冒号;放在所说话中间不能用冒号;放在所说话的后边用句号。
如:他说今天不回家了。    
"这个问题,"李明说,"让我好好考虑考虑。"   
"落后就要挨打。"邓小平告诫我们说。  
四、破折号
一般用法:
1、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
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口--—好像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
2、表示意思的递进。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3、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4、表示语音的延长
"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的呼唤:周——总——理——
五、感叹号 用于句末表强烈感情
(1)如果有成份倒置,感叹号用在句末 多美呀,秋天的北京!
(2)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后一个用叹号,前一个用逗号。 啊,啊!又到春天了。
六、问号  表示一句问话说完之后的停顿的点号
注意  
(1)连续问句,每个问句末均用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