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中华传统文化心得范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华传统文化心得范文.docx

上传人:lajie 2022/5/21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华传统文化心得范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华传统文化心得范文
中华传统文化心得范文1
我正式接触佛教是从听陈大惠老师的中华传统文化论坛起先的,陈老师的第一讲便是趋吉避凶——重新相识传统文化,他让我从新相识到了道德,相识了人生规律,陈老师讲到道是什么?其实很简洁,道就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漠视。
我与中华传统文化携手。在我国传统节日里,我“遥望”古代诗句而感慨。传统文化在我的脑海里好像已转化成了一串串饮食文化的符码,为我品尝中华“小吃”划定了时辰表,我兴致勃勃的咀嚼着传统文化的结晶,我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察觉得到它的存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我知道吃汤圆的时候又到了。“汤圆呢?今日可是元宵节啊!”餐桌上的面包既让我惊异又让我纳闷。汤圆汤圆,就是一大家子人要团团聚圆的意思。传统文化在不同的节日里,用不同的东西告知我们。它没有消逝,就像大家春节一家要团聚在一起,吃着年饭。
不同的人用它们不同的眼光看待它,它的重要性也随之变更。传统文化不仅是流淌时间的凝固剂,更是民族特性的烙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用自己的特性情感,仿佛群体无意识般地充溢着传统文化。内敛含蓄,和善仁义,乐观信任,天人合一……这是一种纯粹的情感,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洗礼一路走来,不同时代的人们给予了它不同的形式,有的至今为人们所熟知,有的已湮没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而现在的我们,尽管奋力追溯着一切传统文化的习俗,争相效仿,但同时并存的,却是日渐冷漠的人情,有的人可以为了工作利益而挤压出更多的时间,却从不为自己的亲友,家人甚至是自己的心灵留一点空间。慢慢地,他们看不见世间的大象,听不到世间的大音,他们与传统文化分手,他们与人间真情绝缘。我们回忆着传统文化,那我们何时能回味传统文化呢?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我们所谓的玫瑰,假如换一个名字,不也一样芳香吗?传统文化须要我们的传承,但花谢了无关紧要,我们所必需做的,是让那余香渐飘渐远
中华传统文化心得范文4
说起中国的传统文化,你可有细细品尝过?你可曾观赏过那入木三分大气磅礴的书法,可曾品尝过那耐人寻味的诗词歌赋,可曾巡游过那古色古香的建筑,可曾听过那声情并茂的戏曲?那传统而古老的节日你真的了解吗?我们都知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事实的确如此,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根源,我认为这“根源”有两个部分,其一是“形象”上的,是汉字;其二是“抽象”上的,是信仰与追求。而文字正是用来表达思想与情感的工具,它体现出来的,是独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的。上古便有仓颉造字的传闻,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人们便起先运用统一的文字——小篆。统一文字的出现便利了人们的沟通,使不同地域间的风俗文化有了交往,而中华文化也起先变得旺盛。到了汉武帝时期,司马迁编写的《史记》第一次将传闻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的历史连接起来,而文化也在那一片片刻了字的竹木片上保存了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造纸术,印刷术的出现为文化传播创建了更好的条件,而汉字的字形也在悄然改变着。不算上秦朝前的甲骨文和金文,汉字大体经验了从篆书到隶书再到楷书的改变过程,流传至今,而我大华夏的文明也乘着汉字这艘船在历史的长河里披荆斩棘,始终向前。
汉字强大的生命力也通过民俗文化表现出来。“猜灯谜”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文化。一些传统节日像元宵节总少不了这一活动。所谓“灯谜”,就是写在灯上的字谜,因为想猜出谜底是有肯定的困难的仿佛林中射虎,于是又有着“灯虎”的别称。这种活动出现的缘由与汉字独特的构成是分不开的。像象形字、形声字、指事字、会意字都是汉字的构字法,依据这种特点,人们有了进一步的思索与探究,通过拆字等方式让答案藏于字里行间,可谓是妙不行言。就算原来看不太懂,经由旁人稍稍点拨,细细一想便能豁然开朗,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对联也是汉字一大特色,和汉字中的多音字结合起来竟别有一般风味!从前有人作了一副好玩的对联:“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半支雅曲乐乐乐师之心”。你看这对联构思精妙,对仗工整,是不是很好玩?这得益于汉字独特的发音与不同读音的表意,若将英文比作条形码,那么中文就是二维码,它较之于英文显得更为困难。
但我认为汉字最为独特的地方在于它的书写。少有的文字书写能成为一门艺术,而汉字却自成一派。它的应用广泛,碑帖、篆刻、牌匾、尺幅、扇面……样样精妙绝伦!一笔一划,起承转合,无不体现着先民的才智和他们对世界的相识。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在汉字的构造中时隐时现。从春联、倒“福”到招财进宝,甚至洞房里的“囍”字,灵堂前的“奠”字都反映出我国古代的民俗文化,汉字就像中国古代文明的密码,是活“化石”,所以我认为了解汉字的演化就像在了解中国的历史,古老的象形文字,被镌刻在一块

最近更新

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 57页

无糖餐厅计划书 23页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23页

2025年度环保材料研发个体户聘用科研人员协议.. 8页

新母鸡瘫痪、麻痹、死亡综合征的诊治和防控对.. 24页

2025年度汽车修理厂机油库存优化与物流配送合.. 10页

2025年度智能穿戴产品同研发合作协议 11页

新任命保卫处干部发言稿 3页

解一元二次方程PPT课件 52页

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策划书3 26页

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19页

数控龙门镗铣床项目投资分析及可行性报告 19页

数字孪生技术在新能源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24页

教育行业在线课程内容更新方案 26页

2025年单位员工聘用协议书 34页

2025年半年度总结模板 24页

2025年医院科主任竞聘演讲稿 17页

拱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9页

2025年度健身房健身教练培训与职业发展合同 8页

2025年北师大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13页

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开题报告简版 23页

2025年度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咨询服务合同.. 10页

2025年度企业与消防部门合作进行消防演练合同.. 9页

2025年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 66页

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全文 35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知识梳理+思维导图 9页

2024年北京军转干考试申论模拟题及答案 15页

HPV感染的演变过程PPT课件 24页

东北风俗文化介绍 20页

《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