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山西河曲民歌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3,935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山西河曲民歌研究.doc

上传人:HShess 2022/5/23 文件大小:3.8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山西河曲民歌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山西河曲民歌研究
河曲民歌研究论略
专业:汉语言文学 姓名:孟娟 学号:06401118
指导老师:卢珏
摘要:山西被剜头不后悔。
 (河曲:《铡草刀剜头不后悔》)
这首曲子也表现了青年男女对不合理婚姻的反抗与蔑视,“咱二人相好一对对,铡草刀剜头不后悔”相爱如果不能在一起,就以死来反抗这可恶的婚姻制度,有“孔雀东南飞”的悲壮情怀,也可以看出他们这种真挚而热烈的爱以悲剧而告终。
 从这些民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劳动人民高尚的情操和纯真的感情。然而,在封建社会里,吃人的封建礼教、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却象无形的锁链,紧紧地束缚着人们,青年男女要想通过自由恋爱达到婚姻的目的是不可能的。因而他们那种真挚而热烈的恋爱,常常是以悲剧的结局而告终,而妇女的命运尤为悲惨。她们或者因买卖婚姻而被父母包办:“我妈妈我大大爱银钱,把我卖在阎王殿”,或者因受媒婆欺骗而堕入火坑:“小奴家今年一十七,你老汉今年六十一;我的娘上了媒人的当,金花花插在你家朽木上。”当她们不得不服从那强迫的婚姻后,便只好忍着“长年止不住泪蛋蛋流”的痛苦而抱恨终身。有的则“千盘万算没活头,凉凉扑在黄河(里)头”,或者“手搓麻绳二尺五,中梁上上吊死得苦
”,以死表示她们对强迫婚姻的反抗。这些民歌,正是她们对吃人的礼教和不合理婚姻制度的血泪控诉。
音乐理论家田青的一篇名为《民歌恰是穷乡好》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民歌的质量高,是因为民歌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成本高,这些唱山曲的农民,农妇,他们没有妙笔生花,只有苦生活,他或她在一生中可能仅仅唱出了一首歌,更确切的说,他或她,是把自己的一生的痛苦,一世的恩恩怨怨,一生一世难以割舍的亲情,一生一世难以抚平的伤痛,化成了仅仅四句话,你想想他能不好吗?一曲走西口诉说着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一曲走西口唱出了旧社会河曲人民的苦难经历,一曲走西口使天下人都知道黄河拐弯之处有一座古城叫河曲。比如《提起哥哥走西口》“提起哥哥走西口,一把拉住哥哥手,一把拉住哥哥手,你要走来我不叫你走,扭住你的胳膊拉住你的手,扯烂你的袖口给你缝。 止不住小妹妹泪蛋蛋流,,说下个日子你再走,该叫你在来该叫你走,扭住你的胳膊拉住你的手。说不下个日子不叫你走,这一道口外你走不成”这首民歌反映的就是哥哥走西口时情景和小妹妹对哥哥走西口的无奈与抱怨。
(二)题材广泛
河曲民歌的题材也十分广泛,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见什么唱什么,想什么唱什么",尽显地方民俗风情。有表现它采用比兴、反复、排比、重叠、对称、双关、夸张等手法,抒发生活的喜怒哀乐。旋律简单、优美,音程跳度大,音调高亢、辽阔,节奏比较自由,口语化的装饰音较多,具有鲜明的山歌风味。
如有反映当地劳动人民生产劳动的《羊倌歌》:“一朵朵白云天上飘,青草弯弯杨柳呦叶叶摆,画眉眉呀羊羔呀虎头摇,一颗颗呀羊铃呀叮叮响,一群群那肥绵羊青草湾湾里跑,红丹丹那坡呀桃杏花花开,柔软软那绒毛绵溜溜,青山山绿水好地方。”《羊倌歌》是当地典型反映河曲美好生活的民歌,由于群众爱听,爱唱,由于群众爱听,爱唱,因而广为流传,歌词形象,可爱,活泼,宛如一幅山水画,给人以触景生情流连忘返的美好感觉,仿佛进入一种人间仙境 ,此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