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顺德大部制改革一、顺德概况面积 806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246 万,下辖 4个街道、 6个镇,知名企业有美的、格兰仕、碧桂园等, 2011 年GDP 亿元。·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短短 10多年就完成了从农业县到工业市的跨越。· 1992 年2月,被广东省确定为综合改革试验县(市),推进以行政体制改革为先导、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综合配套改革,将党政机构大幅精简至原来的一半,完成转制千余家国有和集体企业,率先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产权制度和服务型政府,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 1992 年3月26日,顺德撤县设市。? 1999 年7月 27 日,广东省确定顺德市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试点市, 赋予顺德地级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经济社会事务方面直接对省负责。? 2002 年 12 月8日,国务院批准调整佛山市行政区划,撤销顺德市, 设立佛山市顺德区。? 2009 年9月,顺德启动大部制改革; 2009 年 11 月,又以容桂街道为试点,率先开展“简政强镇”事权改革。? 2011 年1月,省委办、省府办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深化顺德行政体制改革的意见》(粤办发〔 2011 〕2号),确定顺德为省直管县试点。? 2011 年下半年,先后开始推进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行政体制改革、以协同共治为重点的社会体制改革、以落实保障城乡居民权益为核心的基层治理体制改革。二、大部制简介(一)大部制的定义大部制即大部门体制,指为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特点是扩大一个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个部管辖,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 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大部制”的起源: 1968 年于英国发表的《富尔顿报告》◆“大部制”在我国的正式提出( 2007 年10月15日): “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 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减少领导职数, 严格控制编制。”——摘自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第六部分第(五)条“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注: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 27 个。中央政府的大部制改革 2008 年3月11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标志着国务院的大部制改革正式启动。根据方案,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 15个,正部级机构减少了 4个;新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 27个。机构改革主要任务: 1. 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 2. 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 3. 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 4. 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