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分子光谱(分光光度法)
用于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紫外光分光光度法
红外光分光光度法
荧光分光光度法
整理课件
原子光谱法
主要用于金属和类金属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AAS)
原子荧光光谱分子光谱(分光光度法)
用于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紫外光分光光度法
红外光分光光度法
荧光分光光度法
整理课件
原子光谱法
主要用于金属和类金属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AAS)
原子荧光光谱法 (AFS)
原子发射光谱法 (AES)
整理课件
色谱法
用于分离和测定多种阴离子、
各种化合物
气相色谱(GC)
高效液相色谱( HPLC)
离子色谱(IC)
整理课件
电化学法
用于测定氟及一些金属化合物,灵敏度高,精密度取决于仪器性能和操作。
催化极谱法
电位溶出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
整理课件
重量法
容量法等
二氧化硫 甲醛吸收盐酸-付玫瑰苯胺光度法 GB/T 15262-1994
一氧化碳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GB 9801-1988
苯 气相色谱法 GB/T 11737-1989
整理课件
苯并(a)芘 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15439-1995
粉尘 重量法 GBZ/-2007
铅及其化合物 原子吸收光谱法 GBZ/-2004
放射性氡 仪器法 GB/T 16147-2002
噪声 积分声级计法 GBZ/-2007
整理课件
精密度
准确度
灵敏度
检出限
最低检出浓度
采样效率
穿透容量
解吸效率
洗脱或消解效率
样品稳定性
检测方法的性能指标
整理课件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职业接触限值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整理课件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 ) :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PC-STEL):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MAC):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整理课件
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目的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是用来监测工作场所环境污染情况,评价工作场所卫生状况和劳动条件的重要技术法规依据;也可用于评估生产装置泄漏情况,评价防护措施效果等。
整理课件
超限倍数: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工作场所空气中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容许浓度表 (略)
整理课件
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物质和粉尘,采用超限倍数控制其短时间接触水平的过高波动。在符合PC-TWA的前提下,粉尘的超限倍数是PC-TWA的2倍;化学物质的超限倍数见表4。
整理课件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是用人单位监测工作场所环境污染情况,评价工作场所卫生状况和劳动条件以及劳动者接触化学因素的程度的重要技术依据,也可用于评估生产装置泄漏情况,评价防护措施效果等。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也是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职业病危害评价的重要技术法规依据。
整理课件
在实施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评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状况或个人接触状况时,应正确运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的职业接触限值,并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空气采样、监测,以期正确地评价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的污染状况和劳动者接触水平。
整理课件
PC-TWA的应用: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是评价工作场所环境卫生状况和劳动者接触水平的主要指标。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如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定期危害评价、系统接触评估、因生产工艺、原材料、设备等发生改变需要对工作环境影响重新进行评价时,尤应着重进行TWA的检测、评价。
整理课件
个体检测是测定TWA比较理想的方法,尤其适用于评价劳动者实际接触状况,是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主体性限值。定点检测也是测定TWA的一种方法,要求采集一个工作日内某一工作地点,各时段的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