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0
文档名称:

七年级上册公开课获奖课件省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pptx

格式:pptx   大小:924KB   页数:6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年级上册公开课获奖课件省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pptx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2/5/27 文件大小:9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年级上册公开课获奖课件省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单元
第1页
第1课
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
特点:
北京人能直立行走
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北京人使用天然火
北京人过群居生活
第2页
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创造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
第17页
儒家思想演变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关键。
:孟子发展了孔子学说,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为加强思想控制,实施“焚书坑儒”政策,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独尊”: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议,从此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第18页
:为了严厉控制士人思想,创建了八股取士制度,使儒学地位空前加强。
:提出了“打倒孔家店”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思想。
: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儒学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
:党和国家重新确立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思想界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实事求是评价,对待传统文化政策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地吸收和继承。
第19页
我们态度: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充分利用儒学优异思想资源,改造和重建中华民族优异文化,使之适应中国当代化。
第20页
第二单元
第21页
1、秦统一六国原因:
(1)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2)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步成为七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国攻势
第13课 秦帝国兴亡
2、秦统一六国过程: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统一了韩、赵、魏、楚、燕、齐
秦灭六国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定都咸阳,秦王自称始皇帝。
第22页
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办法
政治方面 “废分封,立郡县”
经济文化方面 “车同轨,书同文”
思想方面 焚书坑儒
军事方面 御匈奴,筑长城
第23页
车同轨作用:
书同文作用:
统一 度量衡作用:
统一货币作用:
使车辆在全国通行无阻,促进了交通发展。
对于中央集权国家政令统一、文化传输和发展,都起到了主要作用。
促进了商业和经济发展。
焚书坑儒作用:
加强思想上统一,巩固本身统治。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秦始皇在经济文化上办法:
第24页
评价秦始皇:功大于过
,灭六国统一中国,,他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办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刑法残酷,焚书坑儒等都是过失.
第25页
汉武帝大一统
原因
办法
意义
客观
景帝后期经济繁荣
主观
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政治
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中央集权空前加强,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大一统帝国得到深入巩固和发展
军事
抗击匈奴
推恩削藩 举荐人才
强化监察制度中央设置司立校尉地方设置刺史
第26页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评价
当初思想上大一统适应了政治上大一统需要,有利于统一中央集权国家巩固,不过儒家思想独尊局面禁锢了人们头脑,这实际上是文化专制主义一个表现。
第27页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提议,
颁布“推恩令”,要求诸侯王除了
让自己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还
能够推“私恩”,把王国封地分给
其它子弟,皇帝封他们为候,
新封候国归中央直接统辖郡
管理。
皇帝
诸侯王
诸侯王
诸侯王









中央统辖郡
中央统辖郡
推恩令作用:没有费一兵一
卒就处理了王国问题,维护了
国家统一,加强了
中央王朝统治。
第28页
材料一:“秦兼天下‥‥汉因循(秦制)而不革。”
——班 固《后汉书》
材料二:“汉有天下,娇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而邪心。” ——贾 谊《治安策》
①结合史实,谈谈材料一中汉朝是怎样因循秦制?
②依据材料二指出,西汉建立后政治制度和秦朝有什么区分?材料三中贾谊主张以后有没有实施?
答:汉承秦制,采取皇帝和三公制度、郡县制度等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