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采松果》教学反思.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采松果》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haha 2022/5/29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采松果》教学反思.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采松果》教学反思
《采松果》教学反思1
  《采松果》一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加与减》中的其次课,主要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课堂起先,我创设了“小松鼠与松鼠妈妈采松果”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爱好《采松果》教学反思
《采松果》教学反思1
  《采松果》一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加与减》中的其次课,主要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课堂起先,我创设了“小松鼠与松鼠妈妈采松果”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爱好。学生发觉数学信息、提出问题,通过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25+4”、“25-4”的算法,总结得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不进位不退位算式的算理。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觉得自己做得较好的方面有:
  1、 利用好玩生动的情景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爱好,之后让学生说说图中“25”“4”这两个数的组成,即复习以前的学问,也为后面探讨算理做了很好的铺垫。
  2、 在学习算理时,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拨一拨计数器,明白个位与个位相加减,相同数位相加减的算理。学生由形象的摆小棒、拨计数器到抽象的总结出算理,便于学生理解驾驭学问。并且这个过程很好的额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增加了学生的动手实力。
  但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学生动口表达的机会不够,在课堂上应当多让学生动口表达算式的算理,才能启到巩固学问增加学生表达力的作用。还有我觉得这节课的评价语言不够丰富,老师语言不过儿童化。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今后我要更加关注学生,专研教材,多向优秀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采松果》教学反思2
  作为一名老师,在教学中要敢于放手,信任学生能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有所感悟、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课堂上比较满足的是以下几点。
  1、学生学习爱好深厚,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和谐。
  本节课以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为详细情境,引导学生发觉其中的数学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主动地去思索、去探究、去沟通,老师不用刻意地去牵引学生的留意力,学生也不用刻意地去调整自己的留意力,在自然平和的气氛中学会了学问,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子。
  2、关注学生发展,注意学科间渗透。
  由于教材主题图供应的相关数学信息相对较少(只有25和4),因此赐予学生表现的机会相对就较少。于是学生在提出问题时,只能从语言的不同表述方式上与别人有所区分, 才会出现了一个减法问题的三种不同的提问方法,老师给以高度评价并全部呈现。这也体现当前的学科理念:学科本身并不是核心内容,它们只是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媒介。另外如编故事、阐述自己的想法、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等,都是在关注学生的发展,已超越原来所谓“数学”学科的范畴。
  3、了解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促进学生主动地、特性化地学习。
  本节课内容相对简洁,学生在课前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因此,在课上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探讨,体验学问形成与获得的过程。在算法的探求上,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特点自我选择口算、摆小棒或是拨计数器,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收获的多少可能不同,却都能获得胜利的体验。
《采松果》教学反思3
  本节课的教学,我是依据新课改要求进行备课、授课。在授课过程中是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