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第九章--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pptx

格式:pptx   大小:2,865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九章--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pptx

上传人:可爱的嘎嘎 2022/5/30 文件大小:2.8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九章--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主编:邹芳 郭敏 柳杨
纳税筹划理论与实务
新世纪应用型高等教育
会计类课程规划教材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Tax Plan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下 篇
纳税筹划实务
通过本章的学(三)关于无住所个人税款计算
2.关于非居民个人税款计算的规定
(1)非居民个人当月取得工资薪金所得,以按照规定计算的当月收入额,减去税法规定的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以下称月度税率表)计算应纳税额。
(2)非居民个人一个月内取得数月奖金,单独按照规定计算当月收入额,不与当月其他工资薪金合并,按6个月分摊计税,不减除费用,适用月度税率表计算应纳税额。在一个公历年度内,对每一个非居民个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适用一次。计算公式如下(公式五):
当月数月奖金应纳税额=[(数月奖金收入额÷6)×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6
第一节 纳税人及征税对象的筹划
(三)关于无住所个人税款计算
(3)非居民个人一个月内取得股权激励所得,单独按照规定计算当月收入额,不与当月其他工资薪金合并,按6个月分摊计税(一个公历年度内的股权激励所得应合并计算),不减除费用,适应月度税率表计算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如下(公式六):
当月股权激励所得应纳税额=[(本公历年度内股权激励所得合计额÷6)×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6-本公历年度内股权激励所得已纳税额
(4)非居民个人取得来源于境内的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税法规定的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月度税率表计算应纳税额。
因此,对于我国境内非居民个人和无住所居民个人可以从时间标准考虑,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从而降低税收负担。
第一节 纳税人及征税对象的筹划
作为居民纳税人,很难采用规避纳税人策略,那么,是否可以采用规避征税对象策略,使自己的收入不作为征税对象呢? 实际上通过纳税筹划,将部分或全部收入不作为征税对象征税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个人所得税将个人所得分为9类项目进行征税,如果能在不直接取得这9类收入的情形下,获得价值相当的实际收益,则可以有效避免收入被作为征税对象。
个人所得税法中规定对个人取得的各种实物收入也需要纳入征税范围,但如果纳税人不获得实物的所有权而仅取得这些实物的使用权,则往往无须纳税。因此,可以从这一方面考虑采用规避征税对象策略。
第二节 计税依据的筹划
(一)工资、薪金福利化
取得高薪是提高个人消费水平的主要手段,但因为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累进的,当薪酬较高时,对应的税率也较高,纳税人的税后收益将较大幅度地减少。所以,把纳税人现金性工资转为福利,同样可以满足其消费需求,却可缩小税基,从而少缴个人所得税。如企业为职工提供家具及住宅设备并收取低租金,提供免费膳食或者直接支付搭伙管理费,提供办公用品和设施,提供车辆供员工使用,为员工子女成立教育基金、提供奖学金给员工子女等。其具体措施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员工需求共同约定。
第二节 计税依据的筹划
(二)工资、薪金均衡化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为了照顾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因季节产量等因素的影响,职工的工资、薪金收入呈现较大幅度波动的实际情况,对这3个特定行业的职工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可按月预缴,自年度终了后30日内,合并其全年工资、薪金所得,再按12个月平均并计算实际应纳的税款,多退少补。
而如今在实际生活中,其他行业也存在工资大幅波动起伏的情况,纳税人可以借鉴该政策思路,将每月收入平均分摊。
第二节 计税依据的筹划
(一)费用转移
为他人提供劳务以取得报酬的个人,可以考虑由对方提供一定的福利,将本应由自己承担的伙食、交通、住宿、办公用具、实验设备等费用改由对方提供,这样,降低提供劳务的报酬,以达到规避税收的目的。
(二)分项计算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对纳税人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是按“次”缴纳税款的。税法对于不同的劳务报酬运作,在“次”上有具体的规定:一是对只有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二是对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三)增加支付次数
对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但在现实生活中,某些行业收入的获得具有一定阶段性。即某时期收入可能较多,适用较高税率,而收入较少时,适用较低税率,甚至可能低于免征额,造成总体税负较高。
第二节 计税依据的筹划
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等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该项所得与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合并为综合所得征收,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稿酬所得的收入额为以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另再减按70%计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