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施经理层融资收购
(杂志刊期:2001年06月)
经理层融资收购可以解决国有和绝大多数集体企业长期存在的“所有者缺位”问题,也有利建立经理人持久的激励机制。
马飞
    中国著名家电企业美的股份公司在2000年再次令人瞩目,成为国内首家实施“经理层融资收购(Management Buyout,简称MBO)”的上市公司。由美的股份公司工会以及公司董事长何享健等20多位管理人员出资设立的美托投资有限公司是这次MBO行动的主体。它成立于2000年4月7日,注册资本为1,,法定代表人为何享健。其中,美的公司管理层人员持有美托股份约占美托总股本的78%;工会持有剩下22%的股份,主要用于将来符合条件的人员新持或增持。通过这次转让,%,一跃成为美的股份公司的第三大法人股东。作为公司发展的主要功臣,何享健等管理层终于以公开明确的身份走上前台,成为美的公司所有者。
了解MBO
    MBO是美国80年代兼并浪潮中涌现出来的一种通过融资来完成并购的方式。融资并购又称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简称LBO),它是通过公司的大量举债,增加财务杠杆向某一公司股东购买股票,完成购并活动。“经理层融资收购”是杠杆收购的一种。当运用杠杆收购的主体是目标公司的经理层时,就称之为MBO。
    从管理意义上讲,MBO是对现代企业制度(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委托___代理关系)的反叛,因为其追求的是一种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相对集中。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经理层对公司进行收购后,实现了对决策控制权、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接管,而不只是纯粹担任股东的“代理人”的角色。对公司而言,可以降低代理成本,减少对经理人权力的约束。因此,MBO实际上是对过度分权导致代理成本过大的一种矫正。
    在中国,由于国有和绝大多数集体企业长期以来存在“所有者缺位”现象,产权不明晰,而且企业的经营管理层(也就是公司实际的控制者)的管理才能一直不能得到应有的有效回报,激励严重不足。因此,MBO作为降低代理成本的有效工具,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MBO的实施条件
    卖者愿意卖站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出售小企业和国有股权的相关政策,强调“要对国有企业作战略性的改组,大多数国有企业要退出一般性竞争性领域”。在这样政策背景下,MBO在中国的操作条件日趋成熟。
    首先,对于潜在的卖方——集体或国有股权的持有者(一般为资产管理部门、国有股权授权经营法人和乡镇资产经营公司)来说,通过进行有效彻底的MBO,可使企业减轻资产负担,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或转移经营重点,从原有的老行业退出,转入发展潜力较大的行业,提高盈利能力,使整个国有或集体经济升值,所以在这样的行业或企业,卖者有卖的意愿。
    买者愿意买站站在经营者的战略角度看,公司实施MBO以后,经理层已经脱离了原有的行政干预,可以按照自己的经营思想推行新的发展战略。由于有条件实施MBO的企业经理层大部分都拥有超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并在本企业运作多年,对企业已有深入的了解,必然已认识到目标公司具有相当大的“潜在的经理效率空间”,因此经理层一旦掌握了决策控制权,就会对公司实行“内科手术”(重新设计组织架构及内部管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