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二讲管理理论的历史沿革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古典管理理论
行为管理理论
数量管理理论
系统管理理论
权变管理理论
管理学课程
总论:管理基础
分论:管理职能
管理基本概念
管理历史沿革
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
西方管理理论发展过程图
2-3
管理思想背景
行为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
© Prentice Hall, 2002
产业革命
亚当·斯密
早期管理实践
管理理论“丛林”
古典管理理论
官僚管理
一般管理
科学管理
行为科学
人际关系
霍桑实验
18世纪中叶
20世纪初
20世纪20-3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决策理论
系统理论
管理科学
权变理论
一、古代文明中的管理实践
1∙人类的管理活动与历史同样悠久:
最早的记载:《圣经》中的摩西和“例外原则”(公元前14-15世纪);
Notice:人类的管理活动可以追溯至很远,但管理理论的确立却只有近百年的历史。
2∙古代管理实践的主要领域:
宗教活动:苏美尔人
治国施政:古埃及
军队管理:金字塔式
3∙中国古代的管理活动和管理思想(P53-63)
最早的战略管理:2500年前(春秋)孙武《孙子兵法》
来自于军队管理和治国施政:多体现于组织、经营、用人、理财、管理等方面
《孙子兵法》、《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著作中有许多关于领导艺术、管理国家政治、经济的思想。
4∙以经济活动为主要对象的管理还没有被人们重视。
二、早期管理思想的萌芽
1∙背景条件
——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大机器生产的推广和工厂制度的建立是催生现代管理科学的土壤。
开始于18世纪的英国
机械力取代了人力,扩大生产规模
这种工厂中需要管理技能:
管理者需要预测
指挥每天的生产活动,协调各种活动
保证机器正常运转和保证产品的质量
为产品寻找市场
2 早期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
Robert Owen (1771—1858):最早提出关心人、理解人的思想,重视员工福利、行为教育,成功的纱厂和不成功的“新协和村”。
Charles Babbage(1792-1871):数学家,对管理问题进行定量化研究的先驱。对工业生产中的作业操作、工资、成本、均衡生产等多方面问题都有贡献。
Adam Smith(1723-1790):古典经济学家,创立了经济人假设和劳动分工理论,论证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作用。著名的“扣针制作实例”。
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一个个经济人,经济人的本性是经济利己主义。他们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从事经济活动,在“看不见的手”的支配下,其活动成为理性的行为。经济人的利己主义使他具有勤劳和节俭的品质,富于创造的精神;而市场竞争又引导经济人把资源投向效益最高的经济领域,从而达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有了分工,同数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其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
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
亚当·斯密的主要贡献
劳动分工理论
看不见的手
经济人观点
“每个人必然都尽可能地使社会的收入最大化。一般情况下人们既不是有意也不知如何增进社会利益。他们想要的只是自身财富的增加,在许多个这样的过程中,看不见的手引向了不是他们本意的结果。在追求个人财富时,人们通常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加,甚至比人们有意增加社会财富还有效。”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译版
工序:拔丝、矫直、切段、敲针头、磨针尖、焊……
分工后——48,000根/10人
4,800根/人
分工前:200根/人
24倍
结论:组织和社会从劳动分工中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扣针试验”
三、古典管理理论
基本观点:管理的有效性不仅仅取决于管理者个人的经验,更重要地是要依据科学的方法来管理活动和组织。
代表人物: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
(3个“father”)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
韦伯——官僚组织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