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中国茶文化对中国影响.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茶文化对中国影响.docx

上传人:春天资料屋 2022/6/1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茶文化对中国影响.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喝茶始于中国。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点。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冲泡技术不一,泡出
中国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喝茶始于中国。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点。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冲泡技术不一,泡出的茶汤会有不同的效果。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茶的冲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泡好茶,要认识各类茶叶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冲泡技术,使茶叶的固有品质能充分地表现出来。
中国人喝茶,着重一个“品”字。“品茶”不只是鉴识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喝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能够除去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能够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崇高的艺术境界。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陈设、茶具等因素组成。喝茶要求安静、清新、舒坦、洁净。中国园林世界有名,山水景色更是不计其数。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搭设茶室,让人们瞌睡,意趣盎然。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仪。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争求建议,采用最合来客口胃和最正确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合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同客人喝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增添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喝茶时也可适合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胃和点心之功能。
中国茶叶的影响
世界各国的制茶技术,均直接或间接地来自我国。
805年:唐代时,日本和尚最澄大师及806年空海大师,留学我国研究佛学,归国后,将我国茶叶蒸青绿茶的制茶技术传入日本。
1811年:荣西和尚留学回归日本,将锅炒茶制法传入日本。
1828至1833年:茶叶产制技术传入印尼。荷属东印度企业派茶
师杰哥逊前后六次来我国学****研究,每次均带回茶种、制茶技术工人及器具。
1833年:苏俄来茶我国采买茶籽与茶苗,1848年开始采摘,依据我国茶叶制作方法开始生产。
1834年:印度建立植茶研究发展委员会,即派秘书哥登来我国学****茶叶产制技术。购置茶籽及茶苗,并寻找、招收四川省雅州及福建省武夷山等地茶师及工人,到大吉岭等地发展茶业。
1835年:宇治山本氏,传回我国覆盖茶园“玉露茶”的制法。
1836年:哥登氏带回我国茶工,在阿萨姆勃鲁茶厂中,按照我国红茶制法,试制成功,日后发展成今天的阿萨姆红茶。
1866年:斯里兰卡正式制茶始于特罗氏。学****我国武夷岩茶制法,试制成功。至1873年后才仿效印度的机械制法。
1877至1887年:南非及东非洲茶叶的发展,已由我国输入茶叶生产技术。
1898年:日本开始仿造我国红茶、绿砖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