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docx

上传人:haha 2022/6/3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这是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是优秀的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第 1 篇  [教学目标]
  1、深化理解古诗的内容及作品渗透的感情。
  岑岑乘车将欲行,
  忽闻窗边吩咐声。
  秋时朝阳暖如火,
  恰似外婆送我情。
  十四、学生起先作业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第 2 篇教学目的:
古诗二首的教案
  1.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情感,古诗二首。
  2.有感情地朗读《泊船瓜洲》,并会默写。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歌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品尝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打算:
  诗人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提起母亲,一提起家乡,我们倍感亲切。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吟诵母亲和家乡的诗句。
  二、整体感知,重点品析。
  (一)一读,初读全诗,了解诗意。
  1.出示诗题,简介作者。
  通过预习,你知道《泊船瓜洲》的作者是谁吗?
  (1)这道诗的作者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
  (2)简介王安石的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宋代人,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21岁中进士,当过十多年地方官,后来两次担当宰相推行变法改革,是出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再读全诗,读清字音,标画诞生字。
  3.指名读诗,订正字音。
  4.引导学生了解全诗的大意。
  (1)知诗人:宋,王安石。
  (2)解诗题:分析泊的含义。
  (3)感知诗意:诗人船泊瓜洲,离钟山近在咫尺,却回不去,于是感叹吟诗,写他在月光下远眺江南,怀念家乡金陵。
  5.小结学习方法:初读知诗意。
  (二)二读,细读全诗,理解诗句。
  1.诗人泊船瓜洲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他是怎样描写的?请读全诗,用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画出寓有深情的词语。
  2.抓住质疑处,运用多种方法解疑。
  3.理解本诗的特色。
  前两行看是写眼前景象,但在诗中却饱含深情。所乘之船就在瓜洲停靠,却不能回金陵去,可见诗人怀念家乡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
  4.小结学习方法:细读品诗句。
  (三)三读,精读全诗,想象意境。
  1.夜深人静,星光绚丽,诗人在月光下远眺江南会产生哪些联想和想像?心中会有哪些感受?
  2.学生扮演诗人,讲解并描述想象到的情景。
  3.小结学习方法:精读想诗境。
  (四)四读,品读全诗,领悟诗情。
  1.出示泊船瓜洲的图片,提问:大家认为诗人泊船瓜洲,在月光下远眺家乡江南,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诗情。
  3.小结学习方法:品读悟诗情。
  (五)五读,熟读全诗,练习背诵。
  1.反复练习吟诵,留意音调、停顿,读出节奏韵味。
  2.当堂练习背诵,并练习默写全诗。
  3.小结学习方法:熟读能背诵。
  三、总结全诗,扩展训练。
  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改过多次,请你想象,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为什么最终用绿字?
  四、作业
  1.总结古诗五读法。
  2.预习《游子吟》。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第 3 篇教学目标
  1、教学《静夜思》,学会生字,理解疑、举、思等字的意思。
  2、背诵并默写《梅花》一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在古诗的学习中体会《静夜思》一诗中体现出来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简短谈话,引入课题。
  1、齐读课题。
  2、释题。
  3、介绍诗人生平。
  二、自由读《静夜思》
  1、学生字。
  2、听课文录音,体会古诗朗读特点。
  3、读通诗句。
  三、指导朗读。
  1、学生试读,评议。
  2、听课文录音,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3、跟录音读课文。
  4、试读、评议。
  四、讲解诗句。
  1、读古诗。圈出不懂的字。
  2、学生试解。
  3、老师补充更正。第一句:明:光明。床前光明的月光。其次句:疑:好象。好象是撒在地上的一片霜。第三句:举:抬。抬头望见了光明的月光。第四句:思:思念。低下头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
  4、连起来说说《静夜思》的意思。
  五、背诵全诗,体会感情。
  1、诗人李白看到光明的月光,为什么感觉像撒在地上的霜?
  2、静夜是深夜,为什么深夜诗人还没睡?
  3、诗人这样惦念、酷爱自己的家乡,我们该怎么读出思乡之情呢?
  4、学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