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连理工大学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院(系) 材料学院 专业一 材料物理 班级
姓 名 童凌炜 学号 200767025 实验台号
实验时间 2009年03 月日,第六周,星期一第 5-6节
实验名称 多普勒效应及声速的测试与应菜单,点击瞬时测量。
,
。
记录“测量频率”的值,按 Dir 改变运动方向,再次测量。
反射法测声速 用发射发测声速时,反射屏要远离两换能器,调整两换能器之间的距离、两换能器和反射屏之 间的夹角e以及垂直距离L,如左下图所示,使数字示波器(双踪,由脉冲波触发)接收到稳 定波形。利用数字示波器观察波形,通过调节示波器使接受波形的某一波头bn的波峰处在一个 容易辨识的时间轴位置上,然后向前或向后水平调节反射屏的位置,使移动厶L,记下此时示
波器中选定的波头bn在时间轴上移动的时间如右下图所示,从而得出声速值c0
反射屏
发射 换能器 接受换能器
b
根据几何关系, 可以得到声速的计算表达式为
Ax 2 AL
c = =—
0 At At - sin 9
多次测量后,与理论给出值比较:% = 33】・45Ji+丙6皿,七为摄氐温标下的室温。
利用已知声速测物体移动速度
,将采样步距改为50ms。
长按智能运动控制系统的 Set 键,使其进入 ACC1 变速运动模式,再按 Run/Stop 键使 接收换能器变速运动。
点击“开始测量”由系统记录接收到信号的频率(如半分钟后曲线仍未出现,则需重新 调节谐振频率,。再按 Run/Stop 键停止变速运动。
“数据”记录实验数据。计算接收换能器的最大运行速度,画出相应v-1曲线。
数据记录与处理:
1. 时差法测声速 实验数据
L(cm)
t(MS)
310
339
368
397
430
455
485
514
多普勒法侧声速 实验数据 f0=37340Hz f+=37390Hz, Vr+=+; f-=37291Hz, Vr-=-
fmin=37309Hz
min
- r-
n
1
6
11
16
21
26
31
36
f(Hz)
37318
37313
37310
37311
37314
37318
37328
37334
n
41
46
51
56
61
66
71
76
f(Hz)
37347
37352
37362
37367
37371
37372
37367
37363
n
81
86
91
96
101
106
111
116
f(Hz)
37354
37349
37336
37327
37321
37315
37311
37309
n
121
126
131
136
141
146
151
156
f(Hz)
37313
37318
37322
37331
37342
37354
37359
37366
n
160
f(Hz)
37369
3. 已知声速求运动物体速度 实验数据
而在 160 个完整的采样数据中, 最大和最小频率分别为 fmax=37373Hz
max
结果与分析:
,通过作图法计算声速:
根据已知数据,作图如下:
如图,取4个数据点,使用逐差法,取平均值得到直线的斜率为k= s
故测得的声速为c0=342m/s
V
已知,接收器向声源运动时,f = (1 + —+)f ,远离声源运动时,f = (1 + c 0 -
0
V 、£ 十l fo,综合
c 0
0
两式可以得到声速的计算公式为:co二
V 1+V
土
f - f
+ -
=| s + |- s|
J 0
代入已知数据,C0 37390Hz - 37291Hz
又已知相关的不确定度为Uf0=Uf+=Uf=lHz, Uvr+=Uvr=
U
c
0
c
0
\( U )2 U 2 + U 2
U 2 + U 2
+ / vr I v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