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主要内容
1、岗位评价的几个基本概念
2、岗位评价的方法
3、岗位评价的具体操作
岗位评价的几个基本概念
什么是岗位评价
岗位评价的作用
岗位评价的原则
什么是岗位评价
岗位评价是指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方法,对岗位在组织中的影响范围、职责大小、工作强度、工作难度、任职条件、岗位工作条件等等特性进行评价,以确定岗位在组织中的相对价值,并据此建立岗位价值序列的过程。
岗位评价作用
制定薪酬策略
工作分析
岗位评价
薪酬调查
定额、定薪
设计薪酬结构
薪酬政策
整理成文
薪酬制度执行
薪酬制度评价与调整
岗位评价作用
衡量岗位间的相对价值岗位评价作为确定薪资结构的一个有效的支持性工具,可以清楚地衡量岗位间的相对价值。
确定公平合理的薪资结构岗位评价的目标是建立一种公正、平等的工资结构,使员工在工作中体现的能力、绩效与辛苦程度可以在收入上得到相应的回报。
奠定等级工资制的基础确立等级工资制需要岗位评价这个有力的支持性工具,因为岗位评价可以衡量出各岗位的排序和量化差异,并将之对应到各个职系中相应的职级,从而确定不同岗位间的相对价值。
岗位评价原则
就事原则:评价的是工作岗位而不是目前在这个岗位上工作的人。
一致性原则: 所有岗位必须通过同一套评价因素进行评价。
完备性原则:选定的评价因素,必须是一致的,彼此间是相互独立的,各项因素都有其各自的评价范围,而这些范围彼此间是没有重叠的。
针对性原则:评分因素应尽可能结合实际,这需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岗位评价因素定义与分档表的各类因素的权重和各个因素的定义进行协商讨论,尽可能切合实际。
独立性原则:参加对岗位进行评价的专家小组成员必须独立地对各个岗位进行评价,禁止专家小组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协商打分。
互动性原则:让专家小组的成员能够及时了解对该岗位评价的情况,产生偏差的原因以及其他成员的观点,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加深对评价表中各项要素的理解。
保密原则:岗位评价的工作程序及评价结果在一定的时间内应该处于保密状态。在完成整个工资制度的设计之后,岗位评价的结果应该公开,使全体员工都了解到自己的岗位在公司中的位置。
岗位评价的方法
序列法
分类法(序列法的改进)
评分法
因素比较法
由评价人员凭着自己的判断,根据岗位的相对价值按高低次序进行排列。
1. 由有关人员组成评定小组(最好有企业领导、主管部门领导和劳动人事干部参加),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 了解情况,收集有关岗位方面的资料、数据。
3. 评定人员事先确定比较因素(学历、技能、经验、能力、对企业的贡献程度等),对本企业同类岗位的重要性逐一作出评判,最重要的排在第一位,次要的、再次要的顺次往下排列。
4. 将经过所有评定人员评定的每个岗位的结果加以汇总,得到序号和。然后将序号和除以评定人数,得到每一岗位的平均序数。最后,按平均序数的大小,由小到大评定出各岗位的相对价值的次序。
序列法
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