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如何开家长会).doc

格式:doc   大小:22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如何开家长会).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7/4/23 文件大小:2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如何开家长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幼儿园教师怎样召开新生家长会春节过后,又到了小班新生入园的时候,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不少幼儿会产生分离焦虑、入园恐惧,每天哭闹,不愿上幼儿园,年轻的家长常常束手无策。对幼儿教师来讲,每年这个时候都是一种挑战,不仅要想方设法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还要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以配合教师尽快消除幼儿的分离焦虑。分离焦虑会对幼儿产生各种不良的影响,不仅影响其身体的健康,而且早期的过分焦虑还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诸多心理上的不良影响。 2到3岁的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出现入园分离焦虑。幼儿分离焦虑的形式主要有哭闹、哭闹伴随着喊叫(如:一边哭一边喊“妈妈”)、哭闹伴随着动作(如:一边哭闹一边蹦跳或敲打桌面)、不停地问问题(如:妈妈去哪里了、妈妈什么时候接、我们要干什么)、静坐发呆(静静坐在凳子上发呆、不哭也不闹,有时会看着老师或教室的某个地方)、拒绝游戏、拒绝进餐、拒绝交流、拒绝睡觉等。已有研究表明,分离焦虑会对幼儿产生各种不良的影响,不仅影响其身体的健康, 而且早期的过分焦虑还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诸多心理上的不良影响。根据幼儿产生入园分离焦虑的原因分析——幼儿基本需要的缺失、正确认知的缺失、依恋对象的缺失、情绪的抑制,教师在实践中可以采取如下应对措施。满足幼儿的基本需要幼儿入园之初,与自己熟悉的环境和亲人分离,面对陌生的环境、教师和小朋友, 以及自己不熟悉的生活规则等,都会使幼儿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因此,教师应该让幼儿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案例 1. 固定幼儿的座位,给孩子一个暂时的“家”在孩子入园前贝贝班老师在每张桌子中间贴上一张大水果的图片,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认识自己的座位。孩子入园的第一天,老师让孩子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两三天下来,孩子几乎都能找到自己的座位。而且在一周的观察中,笔者发现孩子在进教室门的时候还哭着,但老师接过来回到自己座位的时候,他似乎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很快停止哭泣。班上还有两位小朋友每次老师领孩子集体去洗手或去外面的时候,他们就会不安,立刻哭泣,特别是孙家强小朋友,一离开座位就会哭起来,足可见固定的座位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也避免了孩子因争抢座位引发同伴间的矛盾。案例 2. 聊聊天,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聊天对于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不仅能转移幼儿的注意力,还能拉近师幼间的距离,增加幼儿对教师的依恋情感。王老师是位有经验的老教师, 每次她与孩子们聊完天,哭闹的孩子总会停止哭泣,不哭的孩子也能和她产生积极的语言互动。王老师说: “首先要蹲下来和孩子在相同的高度,眼睛要和孩子交流,要和蔼可亲,还可以加以动作,如搂着孩子,和孩子说话。”因此,教师在和孩子聊天时要真诚,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关心,他们才会有兴趣和教师交流。建立幼儿在园的依恋对象当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的时候,幼儿还未与教师、同伴建立依恋关系便产生焦虑。因此教师应该尽快成为幼儿的依恋对象。案例 1. 抱一抱,给孩子一个依恋的怀抱孙家强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宝宝,第一天来园的时候,家强情绪很不稳定,不停地哭,并喊着“妈妈接,妈妈接”,看到他小小的样子,又不停地哭泣,我便抱着他, 当我抱他的时候,他哭着说:“奶奶接。”我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让他趴在我的肩上,一只手搂着他,一只手轻轻拍着他的背,拍着拍着他不喊了,也不哭了, 但我依然能听到他的抽泣声。两分钟后,我感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