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躯干骨
由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及12对肋组成
颈椎
胸椎
腰椎
骶骨
尾骨
(一)椎骨
由椎体和椎弓组成。
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24个)→椎管(容纳脊髓)
肋头
肋颈
肋结节
肋体
肋角
肋沟
肋弓
(四)重要的骨性标志
第7颈椎及胸腰椎棘突、岬、骶角、骶管裂孔、颈静脉切迹、胸骨角、剑突、肋弓。
二、颅骨
23块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分脑颅骨(8块)和面 颅骨(15块)
面颅骨
脑颅骨
(一)脑颅骨
不成对的(4块)有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成对的(2对)有颞骨和顶骨。
筛骨
蝶骨
额骨
顶骨
颞骨
蝶骨
枕骨
位于颅的前上份。
额骨
参与构成颅底和颅腔的侧壁,分为:
鳞部
鼓部 岩部
鳞部
乳突
鼓部
岩部
位于两眶之间,分筛板、垂直板和筛骨迷路。
筛板
筛骨迷路
垂直板
鸡冠
位于颅底中央,分体、大翼、小翼和翼突。
大翼
小翼
体
翼突
(二)面颅骨
成对的(共12块)有上颌骨、腭骨、颧骨、鼻骨、泪骨及下鼻甲,不成对的(共3块)有犁骨、下颌骨和舌骨。
鼻骨
泪骨
下颌骨
上颌骨
颧骨
犁骨
腭骨
下鼻甲
腭骨
犁骨
舌骨
下颌骨 分1体2支。
下颌体:呈弓形,上缘为牙槽弓。
下颌支:包括冠突、髁突、下颌头(参与构成颞下颌关节)、下颌颈、下颌切迹、下颌角。
下颌体
下颌底
颏孔
牙槽弓
冠突
下颌头
下颌颈
下颌孔
下颌角
下颌支
髁突
(三)颅的整体观
(外面)
冠状缝
矢状缝
人字缝
冠状缝
矢状缝
人字缝
(内面)
上矢状窦沟
颗粒小凹
枕外隆凸
上项线
下项线
枕外隆凸
(1)颅前窝:
①鸡冠,②筛孔
(2)颅中窝:
①蝶骨体,②垂体窝,③视神经管,④颈动脉沟,⑤眶上裂,⑥颈动脉管内口,⑦圆孔,⑧卵圆孔,⑨棘孔,⑩三叉神经压迹
(3)颅后窝:
①枕骨大孔,②舌下神经管内口,③枕内隆凸,④上矢状窦沟,⑤横窦沟,⑥乙状窦沟,⑦颈静脉孔,⑧内耳门
鸡冠
筛板
筛孔
垂体窝
视神经管
鞍背
眶上裂
破裂孔
卵圆孔
棘孔
三叉神经压迹
枕骨大孔
舌下神经管内口
横窦沟
乙状窦沟
颈静脉孔
内耳门
圆孔
上矢状窦沟
4. 颅底外面观
①枕骨髁,
②舌下神经管外口,
③茎乳孔,
④颈动脉管外口
牙槽弓
骨腭
犁骨
翼突
卵圆孔
棘孔
枕骨大孔
枕髁
舌下神经管外口
颈静脉孔
颈动脉管外口
茎突
茎乳孔
乳突
外耳门
下颌窝
关节结节
破裂孔
(1)乳突 (2)颧弓 (3)颞窝 (4)颞下窝
颧弓
乳突
外耳门
颞窝
颞下窝
翼点——在颅的侧面颞窝内,由额、顶、颞、蝶骨汇合处, 常构成“H”形的缝,称翼点。此处骨质最为薄弱, 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翼点
(1)眶
为四面锥体形,
底朝前外,
尖向后内,
分上、下、 内侧、外侧
四壁。
眶上孔或切迹
眶下孔
视神经管
泪腺窝
泪囊窝
眶下裂
眶上裂
眶下沟
(2)骨性鼻腔 位于面颅中央,由骨性鼻中隔将其分为左、右两半。骨性鼻中隔由犁骨和筛骨垂直板构成。
顶——借筛孔通颅前窝;
底——前端有切牙管通口腔;
外侧壁——有上、中、下鼻甲,上、中、下鼻道,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间的间隙称蝶筛隐窝;
前方开口——梨状孔;
后方开口——鼻后孔,通咽腔。
犁骨
筛骨垂 直板
筛板
骨腭
筛窦
上颌窦
额窦
蝶窦
名称 位 置 开 口
额窦 眉弓深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