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1
文档名称: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18.docx

格式:docx   大小:98KB   页数:7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18.docx

上传人:guoxiachuanyue 2022/6/4 文件大小:9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18.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刖旨
脑血管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呈上升和低龄化趋势,农村地区也日益突出脑血管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呈上升和低龄化趋势,农村地区也日益突出。脑血管病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窄
国外一些研究发现,65岁以人群中有7%〜10%的男性和5%〜7%的女性颈动脉狭窄大于50%.
建议:
对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一般不推荐手术治疗或血管内介入治疗,首选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或他汀类药物治疗。
对于重度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考虑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但来前必需粮据患者和家属的意愿、有无其它合并症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进行全面的分析讨论后确定)。
八、肥胖
国内对10个人群的前瞻性研究表明,肥胖者缺血性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为22近年有几项大型研究显示,腹部肥胖比体重指数(BMI)增高或均匀性肥胖与卒中的关系更为密切。
建议:
(1)劝说超重者和肥胖者通过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
增加体力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降低卒中发病的危险。
(2)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惯。成年人的BMI(kg/m2)应控制在
九、其他危险因素
EU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代谢综合征;缺乏体育活动;饮食营养不合理;口服避孕药;促凝危险因素
第三节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三个主要方面:
1、让人们了解脑血管病的严重危害,引起足够的重视,主动预防;
2、告诉人们脑血管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并知道如何预防;
3、发生了脑卒中后应该如何应对。
二、健康教育的方法
医院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利用大众媒体开展健康教育
第二章二级预防
第一节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
卒中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与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两方面,
11!
!1!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又分为生理学危险因素如:咼血压、糖尿病、咼脂血症、心脏病、咼半胱氨酸血症等和行为学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肥胖、抑郁等
第二节脑卒中复发的二级预防措施
一、首次卒中发病机制的正确评估
建议:对已发生脑卒中者选择必要的影像或其他实验室检查,尽可能明确患者的卒中类型及相关危险因素,以便针对病因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
二、卒中后的血压管理
患者血压水平高于160/100mmHg可使卒中再发的风险明显增加。
建议: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积极控制高血压,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最女子能将血庄降至
降压治疗应于卒中急性期过后患者病情稳定时(一般为卒中后4周)开始。
三、抗血小板聚集
缺血性卒中初次发作后早期应用小剂量阿甩匹林(50mg/d)能够显著降低卒中再发的风险。
建议:
单独应用阿司匹林的剂量为50〜150mg/d,分2次服用;
也可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25mg)加潘生丁缓释剂(200mg)的复合制剂(官剂或胶囊),2次/d;
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可选用***毗格雷,75mg/d・
四、抗凝治疗
使用抗凝剂有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只有在诊断为
蠶建豔熬翳变性房颤)诱发心源性栓塞的
建议:
已明确系非瓣膜病变性房颤诱发的心源性栓塞患者可使用华法令抗海治疗,剂量另2〜4mg/d,〜。如果没有监测INR的条件,则不能使用华法令,只能选用阿司匹林等治疗。
卒中急性期不宜抗凝,一般可在卒中发生2周后开始抗凝治疗。
*五、其他心脏病的干预
*六、颈动脉狭窄的干预
*七、高半胱氨酸血症的干预水八、干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九、卒中后血脂与血糖的管理
*十、健康宣教及行为危险因素的干预
第三章卒中单元
—、概念
卒中单元(strokeunit)
院提康住者理善患心。改中'统指卒傑系是为讪织专言组,语的式'效模复疗理康高管体提
二分类
(―)急性卒中单元;
(二)康复卒中单元;
(三)
联合卒中单元;
移动卒中单元
三、建立卒中单元的意义
(-)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二)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三)有利于继续教育
四、卒中单元的建立和实施
♦(-)医院的医疗条件及设施;
(-)卒中单元模式的选择;
(三)改建病房结构;
(四)组建卒中医疗小组;
(五)制定临床操作规程和标准;
(六)标准工作时间表
建议:
(1)收治脑血管病的医院应该建立卒中单元,卒中患者应该尽可能收入卒中单元治疗。
(2)卒中单元的建立基于病房空间条件、多学科医疗小组和标准的操作规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