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关于用双向交易模式来降低股市风险的相关分析股市.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关于用双向交易模式来降低股市风险的相关分析股市.doc

上传人:企业资源 2012/1/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用双向交易模式来降低股市风险的相关分析股市.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用双向交易模式来降低股市风险的相关分析
徐传谌张炳雷作者简介:徐传谌(1953—),男,山东东平人,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企业制度与企业理论;.张炳雷(—),男,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
[内容提要]:从2001年开始,中国股市进入到一轮长达四年的调整期。究其所以,就是因为中国股市实行的单向交易模式使得风险不断累积,最后集中爆发而形成的。如果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变革这种单向交易模式,建立能够“卖空”个股的双向交易模式,本文就此做出了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股票;股票指数;股指期货;卖空
从2001年6月开始,中国股市开始了一轮长达4年的调整,上证综合指数从2245点跌到不足1160多点,跌幅接近50%,是自从1994年股票市场进入规范化运行以来调整时间最长,幅度最深的一次。
从股票市场建立的那天起,指数的涨跌就是必然的,而且就国际上有代表性的股票市场看,基本上都有过这种长期、深幅调整的经历。不过在某种情况上看,中国股票市场的情况却与这些已经完全成熟的股票市场有着本质的不同。无论是1929年的全球性股灾,还是日本十年来的股市低迷,这一切都是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的,但是中国从2001年开始,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都在8%以上,甚至实际的经济增长还要超过这个数字,在一个生机勃勃、经济飞速增长的外部环境下,为什么股票市场会如此的低迷呢?股票市场作为经济发展“晴雨表”的作用为什么在中国根本无法体现呢?
一、中国股票市场的先天性不足决定了它的投机性
股票市场最初产生,是为了方便资金的融通和股权的转移。但随着它一步步的发展壮大,股票市场的投机功能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为人所重视。现在的股票市场已经逐渐背离产生的初衷,朝着投机性而非投资性的方向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大批的闲置资金。相当一部分资金为了实现增值的目的被投入到股票市场中。相对充裕的资金为股票价格的大幅涨跌提供了客观基础,通过资本运作获利要远比进行任何实业投资获得的回报要快得多。在高额利润的诱使下,大批原本是以投资为目的的资金转为投机牟利。
不过一般而言,即使当一个股票市场发展到以资本运作为主的阶段,它也无法摆脱对客观经济环境的依赖。资本运作也必须依照对于经济大环境和个股业绩、预期的小环境来进行。毕竟这种成熟股票市场是以股权的转让为基础产生的,金融产品无法割裂与其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
但中国股票市场却具有自己的特性。
新中国的股票市场并非是自发形成的。在股票市场设立之初,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投资者,对于股票的认识并不清晰。中国股票市场是建立在对于将来经济发展阶段预测的基础上,而不是像国外那些成熟股市建立在客观需求的基础上。尽管它建立了一整套交易制度和模式,在运行的过程中也不断的完善,但它终究不是一个出于对资金融通与股权转让天然需求的目的建立的,这个先天性的限制注定股票的金融运作与公司的经济本体联系并不紧密。
事实上,中国股票市场的“政策市”也正是由于这个先天性的限制所决定的。首先,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股票并非全流通,有大量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其次,流通股市场的种种政策限制,使得在流通股市场进行公司收购根本不可行;再次,由于没有股票期权和期货制度,公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