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8
文档名称:

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宗萨钦哲仁波切对大陆学生问题的回复.doc

格式:doc   大小:207KB   页数:1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宗萨钦哲仁波切对大陆学生问题的回复.doc

上传人:新起点 2017/5/3 文件大小:20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宗萨钦哲仁波切对大陆学生问题的回复.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宗萨钦哲仁波切对大陆学生问题的回复在本网站邮箱 ******@ m中, 我们陆续收到了很多学生关于佛法问题的邮件。 2009 年5 月宗萨钦哲仁波切针对这些邮件中的部分问题进行了回复(中文翻译稿)。仁波切说: “第一个问题。在回答之前,(我想说),大家提了很多问题, 我很抱歉不能一一作答, 不过, 我会尽量回答, 以使每一个问问题的人都能从我这里得到些答案。这是一个有关念咒的問題, 比如: 嗡阿吽班杂咕噜贝玛悉地吽, 或者念千部地藏经的问题。在佛教中, 最重要的是调服心性。当我们说训练心时, 我们并不是在指训练我们的心, 以使我们更擅长某种具体的工作。训练心的目的是能够安住当下。通常我们总是散乱的。我不只是在说我们被电影, 音乐, 或其他这类的东西分心。有些更实际的散乱之源, 比如我们因身份, 获得, 害怕失去, 家庭, 名声, 害怕孤独而散乱。然后,我们依这些散乱之因而行动,以至于忘乎所以。因此,我们从不真正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们总是迷失的。正由于此, 安住当下相当重要。佛陀指出或教授了很多如何培养本觉的方法。例如, 建造大佛塔, 或佛像, 以便人皆可见。我不知道大家知道与否, 实际上, 这是一种引生本觉的方法。因为, 当你看见佛像时, 它理应提醒你, 如同一个显著的标记在提醒你, 安住当下。让人痛心的是, 现在, 建造寺院、佛像, 甚至这些也成为了导致我们散乱的一种因,而不是使我们安住当下。 2 不是每一个人或者每一天都可以修建佛塔或佛像。可是,如果可能的话, 安住当下是每一刻都必须的。那我们怎么办?有很多方法, 比如禅修。当然, 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持咒, 念诵心咒, 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生起本觉的方法。因此, 我很鼓励你们去持咒和诵经。当然, 如果你可以得到口传, 那很好, 甚至没有口传的话, 也可以,特别是去诵经。”仁波切说:“问题三. 我会跳过一些问题。有人提到一个人如何缺乏福报去遇到老师。我想告诉你,佛陀自己说过,依法不依人。因为, 根本上引导你至证悟的是佛法。尽管这么说, 象我们这样的人当然需要老师,需要看着某些典范。我会建议你向释迦牟尼佛,我们的共同老师祈祷。并请求他特别为你示现为人,在适合于你的时间、地点、和情境中。在这里,也许并不相关, 我还是要提醒你。你要寻求的是证悟。所以, 你需要一个对于你实现证悟, 能够至少给予一些帮助的老师。现在有很多老师。不过, 我认为你最好当心。因为很多这些老师, 并不一定对你的证悟感兴趣。所以,不要太快的被某个人启发,我宁愿你被佛法启发。”仁波切说: “第四个问题,有人问对阿弥陀佛净土的看法,是否真的能被带到阿弥陀佛净土。我要说, 绝对会。当然, 你必须要有一心不二的虔敬心。通常, 在很多受众面前, 我是不会说, 你念《阿弥陀佛经》,就能到净土去的。因为,那样听上去很迷信。佛教的深广之处是我们这些修行人和佛弟子,可以尽情领略分析,你可以评判,你可以真正地去研****这样做非常重要。不过,如 3 果你是那种非常幸运的人, 对佛陀的话毫不怀疑, 对这部佛经确实有一心不二的虔诚信心, 那么, 如果你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 你绝对会到达极乐世界,或者说阿弥陀佛净土。”仁波切说: “第五个问题很好。作为一个在家众,如何做?这很难总括。不过, 为了简便, 我会说, 努力不要伤害他人, 努力帮助他人, 努力训练自己的心性, 努力去理解缘起因果。记住这些, 你可以做个清洁工,银行经理,律师,警察,甚至屠夫。” 2008 年7 月香港法会,宗萨钦哲仁波切对大陆弟子最新开示(一) 皈依与保护(“诸护法大会供”法会中的开示)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香港修顿场馆 2008 年7月 1-5 日 MP3 (共9节) 4 目录 1)[第 1节] 保护:活在当下 2)[第 2节] 圣救度母灌顶 3) 诸护法大会供物质主义的观点:发达时代佛教的观点:末法时代护佑免生错误的见地 4)[第 3节] 本尊意本尊语本尊身本尊 5)[第 4节] 通过世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科学成就不能解决问题经济学家不能解决问题 6) 三种心相续第一种心相续:对解决方案的盲目信从第二种心相续:虚无的思想第三种心相续:超越世俗的解决方案 7) 修皈依:接受和忆念 5 皈依佛、法、僧[第 5节] 究竟的皈依:禅修空性相对的皈依:臣服于皈依的对象忆念三宝活在当下 8)[第 6节] 皈依仪式皈依三宝[第 7节] 受皈依戒成为佛教徒的意义具体的皈依仪式 9)[第 8节] 当下罪魁祸首:散乱“智慧的面条”:觉知看着念头的效果 10) [第 9节] 结语第 1节日期: 2008 年 7月 1日保护:活在当下 6 我们在香港举行祈求保护的会供,在台湾做胜利的会供。对我们而言, 最容易做的事就是不要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