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第 23组死亡与一、我国传统的死亡观?儒家的死亡观?道家的死亡观?佛教的死亡观?儒家认为: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儒家认为,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 ?孟人说: “莫非命也,顺受其正。”?尊重人的生命,不惧怕死亡,舍生取义?“信天命”是其核心内容?老子认为: “出生入死”。?老子在《道德经》 50章中指出: “生之徒,十有三;死亡徒,十有三;人之生,运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庄子在妻子死时“鼓盆而歌”。?佛教论死,讲的是因果报应,轮回转世。?佛教提出的人生是苦海,尘世没有真正的快乐,只有来世进入“天国”,轮回再生,才有欢乐和幸福。二、死亡与死亡标准(一)死亡的本质?何谓死亡?死亡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从死亡这一客观现象来看,它所带来的后果不外乎两种: ①死亡是生物学生命的终止,即死亡是生物学新陈代谢的停止; ②死亡是人类中个体存在的完全结束。总之,死亡告诉人们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死亡是人的本质特征的消失,是机体生命活动过程和新陈代谢的终止。死亡的实质是人的自我意识的消失,它是生命过程的一部分。(二)医学上死亡分期?濒死期:这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段,也称临终状态?临床死亡期:是濒死进一步发展的阶段,宏观上是人的整体生命活动已停止,微观上组织代谢过程仍在进行?生物学死亡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是中枢神经系统和重要生命器官的消亡过程不可逆发展的结果(三)传统心肺死亡标准在传统的死亡概念中,长期以来都是把心、肺功能看作是生命最本质的东西: 生命结束、死亡来临的时刻就是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古代和现代医学都是如此,死亡成为心跳、呼吸停止的代名词,即人们常说的心肺死亡标准(四)脑死亡及其标准?脑死亡是指某种病理原因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致使脑组织功能和呼吸中枢功能达到不可逆转的消失阶段,最终导致病理性死亡。?目前,世界上较有权威性的脑死亡判定标准是 1968 年美国哈弗医学院特设委员会的标准,简称“哈佛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