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随笔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小学段慧琴二 OO 八年十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随笔摘要: 爱是教育的前提,更是一名教师应具有的师德,要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教师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师德。只有教师真正了解孩子, 读懂孩子,教师的爱才会象春天温暖的阳光,润物无声的细雨,滋润孩子的心田。正文: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多种价值观并存等因素,使人们的生存压力不断增加。有很多不良因素即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又影响了学生健康、活泼的发展,又给社会进步带来了新的隐患。教师应该用“爱心”行动来表示对特殊儿童的关爱,使这些学生在学校生活的充实,心情愉快,让孩子体验“爱”的美好情感, 以真情感动学生。近年来,学校和班级开展一系列的“爱心”活动,发挥集体力量来帮助他们,使他们体会集体的温暖。作为学校多年的保健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在工作中经常探究用心理辅导来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从而在沟通中激励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下是我近年来工作中的一些简单随笔纪录,现整理与大家分享。“爱”感动了他“逆反心理”是人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厌恶、反感的情绪,做出与该事物背道而驰的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学生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消极的抵抗心理,这种心理一旦产生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对老师的教育,家长的劝说都持否定的态度,使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而且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矛盾的激化,因此,教师一旦发现学生对自己形成了“逆反心理”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疏导。有一次我给 班临时代班,上了一节数学课,正当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坐在最后一排的王阳与同桌李曦不时地在嘀嘀咕咕地谈论什么事,我看了他们好几眼,王阳还是一幅满不在意的模样, 仍然我行我素,并且让自己的桌椅都在课堂上唱起了合奏曲。我很生气地把他叫了起来,用挖苦的语气狠狠批评了他,当时我觉得很解恨, 他也一定会变老实,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却气哼哼地大声说:“听不懂”、“我不会做”、“问一问怎么了? ”等不服气的语气。此时的我气得大发雷霆,便把他推到了校长室让他面壁反思。课后,通过了解我才知道:他失去父亲心情不好,又落下了功课,和以前所学知识联系不上,有许多不懂得地方。得知这种情况后,我非常后悔自己的言行, 于是我放下了老师的尊严,主动找他谈话,检讨了自己的错误。事后, 我经常利用空闲时帮助他补课,问寒问暖地关心他,他很感动,学习很用功努力,成绩日渐提高,老师们都夸王阳真得变了,王阳进步了, 在期末还以优异的成绩被评为“三好学生”。虽说王阳的变化是教育工作中常见的一件小事,但对学生的教育一定要融入教师的“爱”。教师的爱能变成无形的力量去改变每个学生心灵上的扭曲和困惑。王阳同学的“逆反心理”的转变不就是教师采取百种“爱”的措施去耐心疏导后的结果吗? 一张画当我在办公室沉思时,一句疑问打断了我……“老师,今天上午你答应我把那张画送给我呢!你忘了没有? ”“哦,哪张画呀? ”我不解的问道。“今天上午你的剪纸—小雪花,答应过我的,说要送给我的。”“是的,老师把这件事忘了。唉!对不起,是老师的失误! ”我恍然大悟……“老师,